胶结类型
胶结类型又叫支撑性质,是指碎屑物与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及杂基) 之间的关系。类型特征首先与碎屑颗粒与杂基的相对数量比例(即粒基比) 有关,其次是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碎屑岩中,胶结物或填隙物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称为胶结类型。
- 中文名称 胶结类型
- 物类 矿物
- 分布分类 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等胶结
- 质地分类 泥质、钙质、硅质、铁质等胶结
简介
胶结类型指碎屑物与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及杂基)之间的关系。胶结类型或叫支撑性质,它首先与碎屑颗粒与杂基的相对数量比例(即基粒比)有关,另一重要因素是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当水动力强时,和碎屑同时沉积下来的杂基将被冲走,使碎屑颗粒彼此相接触,颗粒之间留有空隙,造成"颗粒支撑"的结构,成岩后形成化学胶结物的碎屑岩;如果水动力弱或介质为密度流时,大小碎屑与泥质一起沉淀,造成"杂基支撑"的结构,碎屑呈"游离状"分布于杂基之中,成岩后形成杂基填充的碎屑岩。
在成岩期的压固作用下,特别是当压溶作用明显时,砂质沉积物中的碎屑颗粒会更紧密地接触。颗粒之间由点接触发展为线接触、凹凸接触,甚至形成缝合状接触。这种颗粒直接接触构成的镶嵌式胶结,有时不能将碎屑与其硅质胶结物区分开,看起来像是没有胶结物,因此有人称之为无胶结物式胶结。
定义
在碎屑岩中,胶结物或填隙物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称为胶结类型。胶结类型通常分为泥质胶结、钙质胶结、硅质胶结、铁质胶结...前三者是我们的常见类型,也是难区分的三种类型。
分类
基底式胶结
基底式胶结是指基质或胶结物的含量较多,碎屑颗粒孤立地散布于胶结物与基质中,彼此不相接触或很少接触,基质和碎屑物是同时沉积的。填隙物多半是和碎屑同时沉淀的杂基,或为微晶碳酸盐矿物。
孔隙式胶结
孔隙式胶结是指碎屑颗粒紧密相连,胶结物填充在粒间孔隙中,胶结物含量少。
接触式胶结
接触式胶结是指胶结物含量极少,碎屑颗粒互相接触,胶结物仅存在于颗粒的接触处,粒间孔隙内大部分地方无胶结物充填。
溶蚀胶结
溶蚀胶结是指胶结物溶蚀并交代碎屑的边缘,使碎屑边缘呈港湾状。
命名
在同一岩石中可出现二种以上的胶结物结构和胶结类型,可用复合命名法,如再生孔隙胶结、连生基底胶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