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2022-07-13 18:58:34 百科资料

盛唐著名银器。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窑藏出土。通高18.5厘米。这件仿皮囊形银壶,器腹两面均锤出一马衔杯纹,马颈系飘带,昂首扬尾,似作舞状。纹饰鎏金。形制优美,图案别致,制作精工。圈足内有墨书一行:"十三两半"。

  • 中文名称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 馆藏地点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 所属年代 唐
  • 出土地点 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窑藏
  • 通高 18.5厘米

设计工艺

  整个壶的造型是模仿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壶制成,壶身为扁圆形,上方一端开有竖筒状小口,壶盖帽为锤揲成型的覆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和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弓状提梁。在壶身两侧模压出两匹相互对应,奋手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银壶通体抛光,舞马、壶盖、弓形提梁和同心结处均鎏金。这件银壶巧妙的借鉴契丹族皮囊壶制作而成。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历史故事

  唐代的马不仅广泛的应用于战争、交通、运输、驿传,还大量用于宫廷贵族的社交和娱乐活动中,其中唐玄宗时期的舞马最为特别。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时,宫中养了好几百匹舞马。玄宗经常观看并亲自训练。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千秋节)时,在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下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并以舞马助兴。此时的舞马披金戴银,在《倾杯乐》的乐曲中,翩翩起舞。一曲结束之后,舞马会衔着地上乘满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寿。唐朝文人曾写下许多有关舞马的诗词"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都是对其真实的描述。银壶上的舞马衔杯造型正是当时祝寿情景的真实再现。

  出尽风头的舞马最终下场却很可怜。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向西逃跑,宫廷舞马也散落民间,后来一些舞马被安禄山的部下田承嗣得到。有一天军中有宴乐,舞马听到后就开始跳舞,士兵以为是妖马,就将它们用鞭子活活抽死了。从此以后,舞马衔杯祝寿这种宫廷娱乐形式在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永远定格在这件银壶之上。

文物研究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出土于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中是国宝级文物,是唐代中原汉族与北方契丹族文化交流的物证。

出土过程

  1970年10月5日,陕西省文化组办公室下属的一个收容所挖地基,挖出了一个陶瓮,还有一个银罐。

  考古学家们迅速在挖出陶瓮的地基周围继续勘探,当月11日,在离第一个陶瓮出土地点一米左右的地方,泥土下又传来一声脆硬的撞击声,第二个陶瓮被发现了。

  当时围观的人中还没有人想到,在这个收容所下面,居然埋藏着二十世纪唐代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两个陶瓮里,装满了精美绝伦的金银器、玉器、钱币和铜器,甚至还有琥珀、石乳等珍贵药材,琳琅满目,多达千余件。其中,仅钱币就有近40种,包括30枚金"开元通宝",421枚银"开元通宝",还有西域高昌国的吉利钱、日本元明天皇时期的"和同开珎 "银币、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东罗马帝国的金币。

  银壶的壶形如扁圆的皮囊,以银片捶打、焊接而成,上有鎏金提梁。提梁前为壶口,盖以鎏金覆莲瓣纹壶盖,盖顶铆接银环。一条细巧的银链将壶盖和提梁连接起来。

  在壶身两面,有两匹对应的鎏金骏马。马的后腿弯曲蹲坐,前腿直立,马尾高扬。马口中衔一只酒杯,脖子上系有彩带,飘洒于身后。马的形状是在壶壁上捶打出来,所以如浮雕般凸起,富有立体感。

  金银器物的制作,到唐代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利用金属延展性,捶打出器形和纹饰的捶揲技法,在商周时期就已初具,可以制作青铜器和玉器上装饰的金箔。而到了春秋战国之时,已能制作精美的银盘和匜。汉代的丝绸之路带来了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并与中原的技法交流与融合。到唐代,工匠们对金银捶揲技法已掌握纯熟,能够制造出极为轻巧而纹饰精细的器物。得益于精湛的捶揲技法,银壶上骏马的细节才能表现清晰,口鼻眼的轮廓、躯干的肌肉线条都历历可见,形象跃跃欲出。

  而皮囊形的壶身,显然是借鉴了游牧民族的器物形制。北方的契丹民族常常携带这种形状的皮囊,用来盛水盛酒。唐朝的工匠毫不顾忌地借鉴了少数民族的器物外形,创造出独特的华美之制。

  壶身上两匹鎏金骏马的姿态。器物图画中马的形象源远流长,如秦代兵马俑中的陶马,东汉时期的铜奔马,以及唐代三彩马佣,或作奔跑之姿态,或昂首站立。这件鎏金银壶上的骏马,却是恭敬蹲坐的姿态,而且口衔酒杯。

历史记载

  在《旧唐书》中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多年,喜爱音乐,凡设宴聚会,就到勤政楼。头一天,掌管皇帝警卫和仪仗的金吾带领北衙禁军,在天色未明之时陈设仪仗,光禄寺准备膳食。及至天亮,百

  毫无疑问,这些善于舞蹈的骏马,是深得玄宗喜爱的。唐人郑处诲写的笔记《明皇杂录》中记载,玄宗曾经命人训练舞马"四百蹄",即一百匹。这些舞马还被分为左右、部目,用绣花的绸缎、金银络头和珠玉装饰它们。当舞马的表演到达高潮时,他命壮士举一榻,让马在榻上起舞,而穿淡黄衫、系玉带的少年乐工立于左右前后。

  唐代的长安城包括了今天的西安市城区、东郊、西郊的小部分以及南郊的较大部分,城墙开有十二门,城内街巷纵横,划分为110坊。何家村所在的地方,当时是兴化坊,坊内有寺,许多达官贵人的宅邸就在兴化坊内,包括邠王李守礼、尚书右仆射、密国公封德彝、京兆尹孟温礼的住宅。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八月,叛将李希烈围攻襄阳,为解襄阳之围,玄宗的曾孙、唐德宗李适诏令泾源节度使率军救援。当年十月,泾源节度使姚令言带领五千士卒到达长安城,随后行进到浐水。朝廷的赏赐微薄,仅给粗饭,引起了士兵的愤怒。

  《明皇杂录》中写道,安史之乱,唐玄宗逃亡蜀中,宫苑里的舞马于是流落民间。安禄山曾经看到过舞马表演,深感喜爱,于是将几匹舞马带到范阳。后来,这些马为叛将田承嗣所得。田承嗣不知道这是宫廷的舞马,和战马一起养在马厩里。

  史书记载说,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回到长安,夜里登上勤政楼,楼下再无骏马舞蹈祝寿、宫女云集,齐奏《破阵乐》和《太平乐》的恢弘胜景。玄宗凭栏南望,只有烟云满目。他亲吹玉笛,劫后余生的梨园弟子唱起了《凉州词》,曲罢相睹,泪零如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