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肠道痉挛

2022-06-27 03:32:35 百科资料

肠道痉挛,指的是肠抽筋,顾名思义是肠胃病。肠道活动受神经及肠荷尔蒙控制,遇有阻塞,肠道自然会"收缩",加速蠕动,借此把阻塞物排走。当肠道收缩时,就会产生缺血性疼痛,使患者似抽筋般阵痛。

  • 中文名称 肠道痉挛
  • 又名 肠痉挛
  • 属于 肠胃病
  • 控制 肠道活动受神经及肠荷尔蒙控制

简介

  肠抽筋,在医学上称"肠痉挛",是一种肠胃病。肠抽筋时痛得直不起腰肢,多数患者得吃止痛药或打针,才能暂时消除疼痛.但是这并非治本之法,必须找出病源,分清楚其症状是结构性疾病或是功能性疾病所造成。

  在美国,这种普通的病症,是仅次于伤风感冒,成为最多人请病假的疾病。

  肠道活动受复杂的神经及肠荷尔蒙控制,遇有阻塞,肠道自然会"收缩",并加速蠕动,希望借此把阻塞物排走,而肠道收缩的刹那,就会产生缺血性疼痛,使人腹部似抽筋般阵痛。

  肠抽筋多发生在脐部或两肋下,也有不少会疼痛剧烈;小儿患者会哭闹不安,出汗翻滚,但时间不长,多为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过后一切正常,能说能笑能吃能玩。肠抽筋如同游泳抽筋一样,在寒冷的刺激下血管收缩;供血不足,就可引起肠壁肌肉痉挛 。

原因

  其实,引起肠道痉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肠道气体产生过多。

  2、肠道动力增高。

  3、胃肠道激素。

  4、饮食因素。一些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儿发生肠痉挛与母亲饮用奶有关,食物过敏可能是肠痉挛发生的一个原因。

  5、其它:如非胃肠道因素等。

症状

  (1)平时健康的小儿:如果突然发生阵发性、间歇性的腹痛;而在间歇期间,又找不到异常的体征,则是本病的主要特点,患儿的腹痛,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时作时止。经反复发作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腹痛可不再出现。

  (2)个别患儿:其反复发作的腹痛,可迁延数日,腹痛的程度轻重也各不相同,严重者可以出现就地翻滚。典型病例其腹痛部位往往以脐周为主,也就是说,出现痉挛的部位是在小肠。近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其疼痛处为右下腹;当远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左下腹发生疼痛;如果患儿在大便之前出现腹痛,那么可能是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发生痉挛。

  (3)少数年龄较大的儿童:其绞痛可能出现于肋部,并且多见于一侧,这是由于结肠的肝曲或脾曲发生痉挛.年岁较小者,也可能出现剑突下的腹部区域绞痛,这是由于胃发生痉挛。严格说来,这不是肠痉挛,而是胃痉挛,但因其发生的机理相似,故肠痉挛推拿治疗也有效果。

预防

  1、哺乳的妈妈要少吃一些引起胀气的食物例如:牛奶、苹果、甜瓜等。如果哺乳的妈妈吃了引起胀气的食物,孩子喝了妈妈的奶也会引起腹胀的,所以,哺乳的妈妈要注意。

  2、平常要多给宝宝顺时针按摩肚子,在宝宝哭闹的时候也可轻轻的帮他按摩,可预防肠痉挛。

  3、孩子哭闹的时候可以用热水袋热敷,不过要注意温度不要太高,也可以双手摩擦后按在宝宝肚子上热敷;

  4、尽量不要让宝宝哭,因为哭的时候会吸入空气引起胀气,发生肠痉挛。

  5、没有特别需要不要给宝宝吃安抚奶嘴,会吸入空气引起胀气。

  6、吃完奶一定要多拍拍后背让宝宝吐出吃进去的空气。避免肠痉挛。

  7、定时喂奶,2个月的宝宝大概3小时吃一次奶,3个月以上的宝宝4小时一次,中间宝宝闹吃就喂水,有规律的进食对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好处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