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美洲豪猪科

2022-07-16 11:02:15 百科资料

美洲豪猪科(Erethzontidae):亦称新大陆豪猪。有5属18种。分布于美洲。与旧大陆的豪猪科外形非常相似,但亲缘关系大不。刺较短,较细,通常不超过4厘米,爪长。树栖性,个别种类有缠绕长尾。与豪猪科一样,美洲豪猪科的分布也非常广泛,在南北美洲重新相连后,从南美洲到达了北美,北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南到阿根廷都能见到,包括豪猪型亚目中分布最北的成员。

  • 中文名称 美洲豪猪科
  • 拉丁学名 Erethzontidae
  • 别名 新大陆豪猪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物种学史

  南美、非洲两类豪猪都同时出现在早渐新世。由于它们的头骨、咬肌、牙齿都极相似,而地理分布却相隔在大西洋两岸,如何解释这两大类关系是化石啮齿类研究中引起热烈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与大陆漂移有关。当中始新世时南大西洋较窄,有可能乘"天然筏"彼此迁徙。有人认为两类豪猪都起源于北美副鼠类(Reithroparamys),分别经亚洲迁入非洲和经中美进入南美的。还有人认为它们都起源于南亚的面包鼠类而传至非洲、南美。豪猪栖息于低山森林茂密处穴居。

  在新大陆(南北美洲)和旧大陆(亚洲、非洲和欧洲)都生活着豪猪。 但这两地的豪猪是截然不同的,主要区别在于:新大陆的豪猪是攀树的,而旧大陆的豪猪全都生活在地面上。

  美洲豪猪的棘刺发展演变是有一个过程的,豪猪身上原来只有鬃毛,后来有的个体偶尔长出几根硬而长的角质化棘刺,在大自然的长期生活中遇到强敌时,棘刺发挥了御敌的主要作用。这种特征在后代繁殖中逐渐遗传下来,久而久之,棘刺便几乎长满全身。可见,豪猪长棘刺,是由鬃毛逐渐转化的结果,体现了豪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美洲豪猪科

形态特征

  美洲豪猪科的动物是北美洲第二大啮齿动物,头部和身体长度是450毫米至860毫米,重达18千克。豪猪又叫箭猪,意即满身针刺的猪。其实它根本不象"猪",因为它从背部到尾部,均披着猪所没有的、像簇箭一样的棘刺。特别是臀部棘刺长得更长、更多。与豪猪科相比,美洲豪猪科的刺较短,较细,通常不超过4厘米。美洲豪猪科主要为树栖性,有适合爬树的爪子,个别种类有缠绕长尾。

  美洲豪猪科的家族共有18种,其中以巴西树豪猪最出名。它的主要形态特点是:个体较小,体重在12-14千克左右,腰部粗壮,腿部细长,脚趾具尖利长爪,能够一把抓住一根树枝,将身体悬空吊起,敏捷地进行攀缘活动。齿序为1/1, 0/0, 1/1, 3/3 = 20。

  美洲树豪猪长着一条象猴子似的长尾巴,末端光而无毛,富有缠绕功能。在棘刺长度上,美洲豪猪也不同于欧亚种,它的刺短而密,对抵御猛兽侵害,倒是一束锐利的武器,特别是每根棘刺之上,生有很多微小的倒钩刺,以便遇敌时,深入地插进敌人的肉体。据说豪猪在与猛兽博斗时,能迅速将身上的锋利的棘刺直竖起来,一根根利剌,如同颤动的钢筋,互相碰撞,发出唰唰的响声,同时嘴里也发出噗噗的叫声。

栖息环境

  美洲豪猪科生活在多种生境类型:树豪猪属(Coendou)和毛倭豪猪属(Sphiggurus)被发现新热带区的低地森林;桩尾豪猪属(Echinoprocta)生活在800米至1200米海拔高度的山林中;北美豪猪属(Erethizon)在多种植被类型,包括针叶林、开阔草原、沙漠、峡谷地带和河岸畔。

生活习性

  美洲豪猪以树栖生活为主,在热带森林中最爱吃嫩树皮,有时,一只树豪猪能在数日内把一棵树的树皮啃光,一冬能啃坏百余株树木,给林业带来巨大的损害。主要吃植物材料,该家族的成员摄取针叶树针和树皮、根、茎、叶、果实、草甸草、种子、花、坚果、水生植被、果实、块茎、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 树豪猪属在人工林的农田吃水果和玉米,北美豪猪属因为从树干剥树皮而享有坏名声。

  豪猪在与猛兽博斗时,能迅速将身上的锋利的棘刺直竖起来,一根根利剌,如同颤动的钢筋,互相碰撞,发出唰唰的响声,同时嘴里也发出噗噗的叫声。看来箭猪在怒吼了,它要以自己特有的御敌绝招,把凶恶的敌人吓倒、吓跑。如果敌害在这种刀枪林立、怒不可遏的情形下,仍不听警告继续向豪猪进攻,那么豪猪就只好调转屁股,倒退着长刺向敌人冲去。美洲虎、美洲狮是南美洲最凶猛的食肉兽,它们横行霸道,目空一切,无所不欺。对于美洲豪猪,美洲虎、美洲狮自然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追踪相吞。因为在它们眼里,这些只是小小的啮齿动物。但它们却没有料到,美洲豪猪在雄狮猛虎面前,真还是一个坚强不屈的对手哩。它最历害的一手是:善于以尾击敌之头部,使尾之短刺密布敌人面上。美洲狮、美洲虎的唇舌、咽喉、眼睛和脚掌往往被刺后,引起化脓腐烂、两眼失明,或刺入肉体,无法进食,活活地被饿死。所以美洲虎、美洲狮见了美洲豪猪也会退避三舍。

分布范围

  美洲豪猪属西半球类型,分布非常广泛,在南北美洲重新相连后,从南美洲到达了北美,多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玻利维亚等国。北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南到阿根廷都能见到。

该科物种

中文名称学 名
一、树豪猪属Coendou
1.双脊树豪猪Coendou bicolor
2.库普曼豪猪Coendou nycthemera
3.巴西树豪猪Coendou prehensilis
4.厄瓜多尔树豪猪Coendou quichua
5.巴拿马树豪猪Coendou rothschildi
6.哥伦比亚树豪猪Coendou sanctamartae
细棘豪猪属Chaetomys
7.细棘豪猪Chaetomys subspinosus
桩尾豪猪属Echinoprocta
9.桩尾豪猪Echinoprocta rufescens
北美豪猪属Erethizon
8.北美豪猪Erethizon dorsatum
毛倭豪猪属Sphiggurus
10.厄瓜多尔毛倭豪猪Sphiggurus ichillus
11.巴伊亚毛倭豪猪Sphiggurus insidiosus
12.圭亚那毛倭豪猪Sphiggurus melanurus
13.墨西哥毛倭豪猪Sphiggurus mexicanus
14.委内瑞拉毛倭豪猪Sphiggurus pruinosus
15.巴西毛倭豪猪Sphiggurus roosmalenorum
16.巴拉圭毛倭豪猪Sphiggurus spinosus
17.棕毛倭豪猪Sphiggurus vestitus
18.橙脊毛倭豪猪Sphiggurus villosus

繁殖方式

  豪猪在秋冬季节发情,春季或初夏产仔。豪猪晚间进行交配,由于一般都未采用电子扫描技术,故很难观察到一晚交配几次。豪猪怀孕期110天左右,哺乳期50天左右,通常一年两胎,一胎二仔。豪猪八个月即可达性成熟,繁殖不受季节限制,但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6月是繁殖高峰期,自然状况下年产仔1-2胎,胎产仔1-2只,人工养殖通过技术处理,年产仔2胎,胎产仔2-4只。

种群现状

  主要天敌是美洲狮、狼獾和山猫,包括美国渔民,渔民尤其擅长攻击和猎捕豪猪。 树豪猪属是南美印第安人食用的肉类,北美豪猪属的刚毛被一些部落用作装饰品。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