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红安绣花鞋垫

2022-07-01 23:36:00 百科资料

红安绣花鞋垫是湖北省黄冈市地道的传统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始于东汉光武年间,兴于唐、盛于清。是鄂东地区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集日用与审美于一体,为鄂东地区颇具地域代表性的民间女工技艺。以绚丽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方面的实用价值享誉国内外,为文艺界专家学者所青睐,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与艺术的结晶。

  • 中文名称 红安绣花鞋垫红安县
  • 所属地区  湖北黄冈 
  • 遗产编号 Ⅶ-2
  • 遗产类别 民间美术
  • 申报日期 2007年

基本介绍

红安绣花鞋垫

  所属地区: 湖北 · 黄冈 · 红安县

  文化遗产名称:红安绣花鞋垫

  遗产编号:Ⅶ-2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红安县

红安绣花鞋垫

  遗产级别: 国家

艺术风格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工艺技巧、构图风格和图案寓意的艺术风格诸方面,红安绣花鞋垫都具有长江中游地区绣花鞋垫的典型工艺特征和艺术特点。红安绣花鞋垫造型生动,装饰性强,这些出自农家少女之手的绣品,在不被人注意的鞋垫上,作为定情的信物或嫁期的礼品,姑娘们一针针一线线,按照自己的心愿,创作出一件件富有艺术价值、实用价值的作品。花纹的图案,色彩搭配,大胆、变幻、夸张,表现出清新夺目的质朴美、浪漫美、明快美。

开发价值

  红安绣花鞋垫在东汉年间就成为湖北省红安一带广为流传的民间刺绣工艺,这些出自农家少女之手的绣品,最初是作为定情的信物和出嫁的礼品,后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的场合和需要,成为寿诞、生子、婚嫁、升迁等喜庆场合馈赠的礼品。它造型生动、装饰性强,花纹的图案、色彩搭配,大胆、夸张,民间艺人们按照自己的心愿在小小的鞋垫上,反映天上人间的自然景物、风土人情。红安绣花鞋垫千百年来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被专家誉为无声的诗歌。

传承人物

  刘寿仙,女,1962年生。她13岁跟随母亲学习刺绣,20岁就成为当地刺绣能手。长期研究红安绣花鞋垫的艺术特征,技艺非常全面。她的绣品花色各样,各种图案近千种:既有线绣也有绒绣,针法变幻灵巧。1989年,她携带作品赴捷克斯洛伐克、塞浦路斯、苏丹等13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引起轰动。代表作有《凤穿牡丹》《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2009年2月,她作为红安绣女的杰出代表,赴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