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条鱼

鲤科Hemiculter Leucisclus (Basilewsky),又名餐条鱼,体长,扁薄,腹棱自胸鳍基部至肛门鳃耙15~18。侧线在胸鳍上方向下急剧弯折,侧线鳞48~57。背鳍具有光滑的硬刺。行动迅速,常成群游于浅水区上层。杂食,主食无脊椎动物。在长江,5~6月产卵,产卵时有逆水跳滩习性。分批产卵。粘附于水草或砾石上。
- 中文名称 窜条鱼
- 拉丁学名 Hemiculter Leucisclus
- 别名 餐条鱼、䱗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简介
小型鱼类,一般体·长100至140毫米。最长达240毫米。数量较多,具一定的经济价值。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文学出处
《红楼梦》 第八一回:"探春把丝绳抛下,没十来句话的工夫,就有一个杨叶窜儿,吞着钩子,把漂儿坠下去。"

基本信息
【食物分类】 | 鱼类 | 【营养成分基础营养成分基】 | 食部每100g含量 |
【编码】 | A17016 | 【食物名称】 | 餐条鱼 |
【地区】 | 甘肃永靖 | 【食部(%)】 | 78 |
【能量_(KJ)】 | 653 | 【能量(Kcal)】 | 156.0 |
【水分(g)】 | 72.7 | 【蛋白质(g)】 | 18.3 |
【脂肪(g)】 | 10.2 | 【酒精(%)】 | |
【酒精_(%)】 | 【膳食纤维(g)】 | ||
【碳水化合物(g)】 | 【灰分(g)】 | 1.1 | |
【胡萝卜素(μg)】 | 【维生素A(μg)】 | ||
【视黄醇当量(μg)】 | 【硫胺素(mg)】 | 0.07 | |
【核黄素(mg)】 | 【尼克酸(mg)】 | ||
【抗坏血酸(mg)】 | 【维生素E_总E(mg)】 | ||
【维生素E_αE(mg)】 | 【维生素E_(βE+γE)(mg)】 | ||
【维生素E_δE(mg)】 | 【钾(mg)】 | ||
【钠(mg)】 | 【钙(mg)】 | ||
【镁(mg)】 | 【铁(mg)】 | ||
【锰(mg)】 | 【锌(mg)】 | ||
【铜(mg)】 | 【磷(ug)】 | ||
【硒(μ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