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马
突厥马是突厥的名产。据《唐会要》卷七三说:"突厥马技艺绝伦,筋骨合度,其能致远、田猎之用无比,史记匈奴畜马。"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是突厥国力的重要标志,所谓"突厥兴亡,唯以羊马为准",即是此意。突厥贵族的财力,也是用马来衡量的,如毗伽可汗之弟阙特勤就拥有"四千雄马"。
- 中文名称 突厥马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
- 亚门 脊椎动物
- 纲 哺乳
名马简介
合度,其能致远、田猎之用无比,史记匈奴畜马。"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是突厥国力的重要标志,所谓"突厥兴亡,唯以羊马为准",即是此意。突厥贵族的财力,也是用马来衡量的,如毗伽可汗之弟阙特勤就拥有"四千雄马"。

名马历史
史书记载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从马上得天下的君王,对突厥战马十分熟悉。贞观二十一年(647)八月,他对骨利干贡献的名马,作过一项"伯乐式"的相马鉴定:"观其骨大丛粗,鬣高意阔,眼如悬镜,头若侧砖,腿象鹿而差圆,颈比凤而增细,后桥之下,促骨起而成峰,侧鞯之间,长筋密而如瓣,耳根铁勒,杉材难方,尾本高丽,掘砖非拟,腹平肷小,自劲驱驰之方,鼻大喘疏,不乏往来之气。"(《唐会要》卷二七)
互市
在突厥与中国的"互市"中,绢马贸易构成最重要的内容。早在隋文帝开皇八年(588),"突厥部落大人相率遣使贡马万匹,羊二万口,驼、牛各五百头,寻遣请缘边置市与中国贸易,诏许之"。 至于一般性的"市马",在和平时期,绢马贸易,互通有无,是蕃汉两利的。正如唐玄宗在开元九年(721)说的:"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将国家彩帛,彼此丰足,皆有便宜。"
矛盾
然而,绢马贸易不可能是永远平衡的,一旦出现逆差,"丝国"唐朝也会承受不起"马国"突厥的经济压力。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就对突厥伊然可汗的倾销政策表示不满:"往者先可汗(毗枷可汗)在日,每年纳马不过三四千匹,马既无多,物亦易办;此度所纳,前后一万四千,缘儿初立可汗,朕又结为父子,恩义相及,不可却回,所以总留,计物五十万匹,兼属国家大礼(指籍田放免),并放天下租庸,用度无穷,非特和市,缘此马价,通容稍迟,处罗达干未还,不是故为留滞,念悉此意,当复宽心。今见续续市易,不久望了,即当发遣,回日非赊,在此还如当家,去住亦何异也!此后将马来纳,必不可多,还如先可汗时,约有定准,来使交易,发遣易为,事须久长,不是限隔。"在大批量的绢马贸易中,马价"计物五十万匹",确实惊人。难怪处于"开元全盛日"的唐明皇,也不得不叫"儿可汗"收敛胃口。此事往后更加严重,到白居易写新乐府《阴山道》的时候,"嫌去马来无了日",已经成为唐朝不堪其苦的财政负担了。
突厥骑兵
这支骑兵最盛时有40万人,虽然人数较中原王朝的军队并不为多,但往往能以寡溃众,令对手不寒而栗。 一般来说,突厥骑兵由三部分组成,即侍卫之士、控弦之士和柘羯。其中,侍卫之士又叫"附离",也就是狼的意思,他们属于可汗的亲兵部队,是突厥骑兵中的精华。 突厥虽然经济力量薄弱,不可能与中原王朝打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但在一系列的袭击战和遭遇战中却总能够占据上风。这主要是因为突厥骑兵在装备水平和战术素养上并不弱于中原军队。突厥称马为"贺兰",本来就是名产,而骑兵所用的战马更是优中选优。突厥马并不特别高大,体高基本上在140厘米左右,但筋骨精悍,比例匀称,最适合长途奔袭。唐太宗就非常欣赏突厥战马,认为它具备"往来之气"。 突厥战马所配备的马具也是非常先进的。马衔均为铁制,成对使用。衔上有两个孔,中间系带。带扣为活扣,一般用铁、铜或骨头制成,能够调整带子的松紧。马镫一般是宽镫板、小革孔的8字形马镫。有些马镫制作得非常精美,往往在环孔和镫板上镂刻花纹,有时还会镶上草木纹银错。马镫的使用使突厥骑兵的双脚有了着力点,战斗中就可以变单纯的砍杀为切击,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 突厥骑兵所使用的兵器大致可分为射远器、卫体武器、短兵器和长兵器四种。具体来说,射远器包括弓矢和鸣镝。突厥弓一般用木头制成,把手和两端多用兽骨做衬子。弓臂一般长1.25米,拉弓时两端弯曲成M形。所用的箭镞多为三角形的铁制三叶镞。镞叶上穿有小孔,箭镞的下方带有钻孔的骨球,射出后遇风发响,故称"鸣镝"。卫体武器也就是突厥骑兵所穿的盔甲。一般认为,盔甲是侍卫之士的专用装备,控弦之士和柘羯不得染指。短兵器包括马刀、匕首和剑。马刀和匕首都做成直柄,区别在于前者厚重,后者刀锋有锲。剑制作得非常精美,剑身还镂刻图案,很可能是贵族佩戴的外来品。突厥骑兵所使用的长兵器有长矛和马绊两种。长矛也是用铁制成,矛尖狭长成棱形,锋利无比,可以刺穿敌人的重装甲。马绊也就是套马索,既是突厥牧民的牧具,也可以作为兵器。由于马绊如此重要,所以突厥法律规定盗马绊者处死。 突厥骑兵的战术以高速度的运动战为显著特色。由于不习水性,突厥骑兵往往在冬季河水结冰之后南侵。而且,此时刚刚经过秋季,膘肥马壮,正是突厥用兵的好时节。同时,塞北隆冬季节,天寒地冻,草枯泉涸,通过掠夺南边的农业地区,也好解决草原上人畜的生存问题。 总之,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战术素养,突厥骑兵在当时的条件下都是非常先进的,以至于毗伽可汗十分自豪地宣称:"我父可汗的军队有如狼,他的敌人有如羊。"骑兵对突厥的兴起和壮大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