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坨子
碗坨子是一种北方食物, 苦荞麦粉成浆加工后,装入碗或盆中冷却后,即可食用、因其状而得名,口感奇特,清热、解毒。
- 中文名 碗坨子
- 主要原料 苦荞麦粉
- 是否含防腐剂 否
- 主要食用功效 清热,解毒
- 适宜人群 老少咸宜
碗坨子:
苦荞麦粉成浆加工后,装入碗或盆中冷却后,即可食用、因其状而得名,口感奇特,清热、解毒。

拼音:wan tuo zi
一般在北方吃的很多 分布在河北 内蒙 山西 一带 在广东南方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在距慕田峪长城二里的辛营村西边,有一个三丈多高,平地而起的大土坨子.其顶部是个平台,上面长着几棵平顶松树。过去,还有人在上面建庙宇。关于这个大土坨子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则有趣的传说。
据传,辛营村原来是个兵城,因为按顺序排为第八座,故取名"辛"营。这里,长年驻扎着修长城,守边关的将士。当时,修筑慕田峪长城,兵丁民夫饥寒交迫,累得死的死、病得病。于是玉皇大帝派二郎神下凡帮助修边。二郎神领旨下界,手持赶山鞭,从泰山赶来巨石建城。辛营村西边的大土坨子,最初并不是土的,而是二郎神赶来的一块大石头。那么,二郎神为什么把这块大石撂在这儿了呢?
原来,正值二郎神赶石路过此城时,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从西城门满贯而入,兵城内房倒树断,哀嚎震天。二郎神见此情景,立即将这块巨石立矗在城门西边,挡住了西北强风,城内立时变得风平浪静。人们不知何故,便纷纷出家观看。当来到城门时,见是这块突如其来的巨石截挡了狂风。于是,大家便把这巨石奉为神石,经常焚香上供,磕头祭祀。
再说离辛营村三里处的子牙山腰有一山洞,名曰黑江大洞。此洞阴森可怕,深不可测。洞里住有一条修行千年的长虫精怪。此精怪时时出洞伤人,害得附近三里五村的百姓谈其色变,民不聊生。当长虫精怪闻听辛营村西突然出现一块神石以后,歹心顿生,妄图占为已有。这一日,长虫精怪驾风而来,立时沙石漫天,遮空蔽日。几个在神石前祈祷揖拜的村民,也被长虫精怪卷入空中,趁势吃掉了。正在长虫精怪施展妖法,欲将神石搬走之际,忽然在城西门口的风沙之中,出现一蓬头垢面的讨饭老妇。只见老妇被风吹得颤颤兢兢,几欲摔倒。长虫精怪见些老妇窥其所为,便欲上前害之。老妇先是将讨饭所用的打狗木棍一拦,道:"且慢,我一讨饭老懦,已属风烛残年,正值我颠沛流离、朝不饱夕、寻死无方之际,幸遇圣精,也算我这一世德高命厚。今日作食补填于您,我不但死而无憾,反感三生有幸呀!为了酬谢您今天成全于我,我适才在城内讨得面条一碗,先敬于圣精吧。然后,再将老妇吃下不迟。"长虫精怪听此一番话语,于是忘乎所以,更觉自己盛气凌人,一口吞下老妇碗中的面条。哪知,这面条乃是一根钢链,紧紧锁住了长虫精怪。那讨饭老妇,本是二郎神所变,是特来收服长虫精怪的。二郎神牵着钢链锁住的长虫精怪,来到子牙山腰的黑江大洞,找来一块巨石当做柱子,拴上钢链,把长虫精怪就这样锁在了黑江大洞。长虫精问二郎神道:"什么时候放开我呢?"二郎神说:"你等着吧,等到树根朝上天朝下,黑江大洞不点腊的时候,我就放你出去。"
二郎神锁好长虫精怪,来到辛营城西门,看到自己搬来的巨石,为百姓惹下了麻烦,暗想道:"搬离这儿吧,怕北风贯入,不搬走吧,又怕别的精怪再来捣乱"二郎神想来想去,忽然计上心来:把这巨石变成土坨子,就不容易搬挪了。于是,二郎神挥指一点,这块坚硬的巨石,立刻化作一堆松松软软的黄土了。但是,这黄土看起来松软,实际却坚硬如石,刨不下,铲不起,下雨不流汤儿,刮风不扬尘。土坨既保护了辛营城,又不至被挪走。就这样,这个大土坨子一直堆至今日,村中百姓也没人敢到土坨子上去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