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斧

《破斧》,《诗经·豳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六句。为先秦时代豳地华夏族民歌。周武王灭殷杀纣,封纣子武庚于殷,命管叔、蔡叔、霍叔监视武庚。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武庚、管、蔡及徐国、奄国等,发动叛乱。周公东征,历时3年,平定叛乱。班师回朝时,士兵们唱出了这首歌。《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作品名称 破斧
- 作品别名
- 创作年代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 作品出处 诗经
- 文学体裁 诗歌
原文
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注释,注音
⑴斨(qiāng):方孔的斧子,斧孔椭圆,斨孔方。
⑵皇:同"惶",恐惧。毛传释为"匡",《尔雅·释言》:"匡,正也。"
⑶斯:语气词,相当于"啊"。
⑷孔:很、甚、极,程度副词。将:大。
⑸锜(qí):凿子,一说是古代的一种锯。
⑹吪(é):教化。
⑺嘉:善,美。
⑻銶(qiú):凿子,一说是独头斧。
⑼遒(qiú):毛传:"固也。"郑笺:"敛也。"一说是臣服。
⑽休:美好。
译文
一
我的圆孔斧战破,我的方孔斧缺损。周公率师去东征,四国叛乱被匡正。
可怜我们从军者,能够生还是幸运。我的圆孔斧战破,我的凿已经残缺。
周公率师去东征,四国臣民被感化。可怜我们从军者,能够生还是喜事。
我的圆孔斧战破,我的凿已经残缺。周公率师去东征,四国局势已安定。
可怜我们从军者,能够生还是美事。
二
那些老爷即使我斧破折,又使我斨缺残。 周公率军东征,四国君主无不心惊胆战。
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多么的仁贤。那些老爷即使我斧破折,又使我锜缺残。
周公率军东征,四国百姓深受教化感染。 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多么的良善。
那些老爷即使我斧破折,又使我銶缺残。 周公率军东征,四国家人重聚生活平安。
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莫大的恩典。
诗词鉴赏
周公东征平叛,对统治者来说是英明之举,正义之举,受到 大肆赞颂。对打仗的普通士兵来说,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命安 危和家庭生活的幸福,因而有幸死里逃生,自然是要大肆庆贺的。
对于战争,平民百姓的苦恼肯定与肉食者们的苦恼不一样。肉 食 者们担心的是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特权会丧失,关心的是保持和 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的稳固。用平民百姓的痛苦和死亡来换取他 们所看重的一切,完全可以在所不惜,并且还会想出种种冠冕堂 皇的理由来装点自己。平民百姓关心的是丰衣足食,平安和睦,充 军打仗是迫不得已,杀人饮血是迫不得已,眼看同乡同伴战死,武 器残破,白骨遍野,得以不死,能不庆幸吗?
肉食者的利益与老百姓的利益大概从来都难以取得一致,这 很自然。但是,是不是可以多多设身处地为老百姓想想,想想他 们那些最基本、最没有非份之想的生存愿望?老百姓如水,导向 哪里就流向哪里;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