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坠桥
盲人坠桥这则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
- 中文名称 盲人坠桥
- 出处 《应谐录》
原文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已(通"矣")。过者告之曰:"毋(通"勿")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shěn)三声,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通"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选自《应谐录》)
感悟
勇于探索真理,前途总是一片光明!以不可知论,固守着陈旧的观念,否定一切科学和实证的现实,只能是自欺欺人地寄希望于未知,又或是幻想的来世和天堂。
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1.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2.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们的意识形态应顺应时势,敢于大胆创新。
3.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敢于尝试,勇于实践,不要被困难或自己假想的困难所吓倒。
4. 凡事要勇于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所吓倒!
5.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
字词翻译
1.道:经过
2.楯(shǔn):栏杆上的横木
3.兢兢:小心谨慎的
4.自分(fèn):自料
5.已:通"矣",了
6.毋怖:不要害怕。毋,不要
7.省:醒悟,反省
8.涸:干涸
9.第:只管
10.长号:大声哭叫
11.大道:公认的道理
12.道:经过,取道
13.省 :反省,自我警戒
14.哂(shěn):嘲笑
15.兢兢:兢兢战战,形容害怕的样子
16.蚤:通假字,通"早"
17.矜:自夸
18.夷:平坦,平常
19.沈空守寂:拘束固守不切实际的想法。沈,通"沉"。
20、惫:疲劳
21、嘻:笑声
22、夫:发语词
问题
(1)恐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
(2)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过了很久,精疲力竭了,失手坠落在地上。
(3)"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嘻!早就知道是土地,为什么要自己折磨自己这么久呢?"
(4)用原文说说盲子所犯的错误是什么?
盲人所犯的错误是"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
作者简介
刘元卿(1544-1609),字调甫,号旋宇,一号泸潇,江西萍乡人,明代著名教育家。他从小发奋读书,隆庆四年(1570年)在江西乡试中夺魁,后来在他人的推荐下,带着向朝廷的上书和文卷参加会试,但因"五策伤时,忏张居正",未获取录,还险遭杀身之祸。隆庆六年(1572年)他创立复礼书院。万历二年(1574年)再次参加考试,又没有被取录,于是绝意功名,回到家乡,研究理学,收徒讲学。
万历七年(1579年)神宗诏毁书院,全国大多数书院被迫停办,而刘元卿把复礼书院改名为"五谷神祠",仍聚众讲学如故。后来学禁解除,复礼书院又恢复原名,此后名声更大,"道日益隆,誉日益广"。复礼书院有严密的学规,且教育质量好,以致湖南、湖北等省的有志之士都不远千里来此求学,海内学者对刘元卿的学识非常钦佩,誉他为"泰山北斗"。刘元卿还创办了识仁、中道、一德等书院,至此,他与当时省内名流吴康斋、邓潜谷、章本清齐名,被人们称为江西"四君子"。
随着知名度扩大,不少官员多次上书朝廷,推荐刘元卿,称刘元卿为"负迈俗之志节,蕴济世之经纶"。皇帝非常重视,授他为"国子博士"、"阶承德郎"衔,特别下旨叫刘元卿去京城做官。但刘元卿悉心讲学,不肯去做官。后来皇帝又再次派员催他赴任,刘元卿再三推辞不掉,只好应召入京。不久,即升礼部主事。在朝三年,他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封建王朝的举措,在《请举朝讲疏》、《节制贡吏疏》、《直陈御倭第一要务疏》中,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于革除弊政、安定边陲、抵御外侮都是非常有利的。可惜刘元卿的这些政治主张,得不到皇帝的采纳,于是他称病辞归,告老还乡。
刘元卿人称"正学先生",从弱冠至暮年,一生孜孜于理学。据《明儒学案》载:"先生初游青原山,闻之与人曰:青原诗书之地也,自两邹公子(邹守益的儿子汝梅、汝先)来后,此风遂绝矣。先生契其言。两邹与之谈学,遂有愤悱之意。因而考索于先儒语录,未之有得也。"从此诱发了刘元卿从事王守仁理学研究的兴趣。他开始在当地求学,但所得不深,于是离乡背井,远游从师。他先后到浙江、湖北等地拜高人为师,经过自己努力求索,成为该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刘元卿既能吸收他人之长,又能坚持自己的见解。他以"存守本体,随事躬行"作为一生的言行准则,不信道教,也不信佛教。正如他在《小引自赞》里说的:"不礼释迦,不羡王乔,此泸潇之所以为泸潇,亦泸潇之所以止于泸潇也。"刘元卿的理学思想,在江右王门学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元卿逝世后,《明史》为他立了传,明朝名流邹元标为他撰写墓志铭,赞其"流风余韵,百世犹师"。
刘元卿是理学家、教育学家,又是文学家。他涉猎广泛,对于政治、经济、哲学、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都有成就。所以他的著述比较多,而内容又比较丰富。《江西通志》记载他所著书目有《大学新编》、《山居草》、《还山续草》、《通鉴纂要》、《六鉴》、《诸儒学案》、《刘聘君全集》等,他的寓言集《贤奕编》脍炙人口,曾收入《丛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