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琐窗寒,词牌名,又名"锁寒窗""锁窗寒",为宋代周邦彦所创。此调以《琐窗寒·寒食》为正体,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另有双调九十九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等四种变体。代表作品有《琐窗寒·绝响矣》等。
- 词牌名 琐窗寒
- 正体字数 九十九字
- 代表作品 《琐窗寒·寒食》
- 别称 锁窗寒、锁寒窗
- 流行年代 宋代
作者简介
周邦彦

(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任校书郎、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仪礼局检讨官等职。擅诗文,通音律,能自度曲,创制了一些新的词调。是宋代词坛最有影响的大家。王国维称其为"词中老杜"。词集名《清真集》,后人改名《片玉集》。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宋词
栏目关键词:宋词三百首
内容介绍
词谱
(自白香词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原文
琐窗寒①
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②。似楚江暝宿③,风灯零乱④,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⑤。旗亭唤酒⑥,付与高阳俦侣⑦。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⑧?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注释
[注释]
①琐窗寒:周邦彦创调,因词有"静锁一庭愁雨"、"故人剪烛西窗语"句,故取以为词调名。
②剪烛西窗语: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更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暝(míng):日落,天黑。
④风灯零乱:杜甫诗:"风起春灯乱。"
⑤禁城百五:据传,冬至节后一百五日,为"寒食"节,禁火三日,清明始以榆火燃薪。"禁城":全城皆禁火。
⑥旗亭:市楼,有旗立于上,并设酒肆,为唐宋时文人墨客游憩之所。
⑦高阳俦侣:高阳酒徒的朋友。
⑧小唇秀靥:李贺诗:"浓眉笼小唇",又"晚奁妆秀靥",写女子美貌。
赏析
[赏析]
此词上阕写词人听到户外雨声,昔日爱妻在西窗前剪烛私语的情景又现眼前,宛若自己少年时代身处雨夜的孤舟之中也是这样风灯零乱、夜雨止宿。少年远行,老年羁旅,心情一样的萧索。下阕回到眼前:地点又是昔日的"嬉游处",但却今非昔比:全城在过寒食节,眼前一片萧瑟。今日凄凉与昔日"嬉游"的强烈反差,更令人伤感心痛,于是往旗亭买醉,以麻醉自己剧烈的心痛。"想东园"三句是对家乡现况的庙想,昔日常去的东园,现在该是桃李争妍,春色满园了吧!"小唇秀靥"的伊人如今还在不在?最后三句设想归去,人已迟暮,春正远去,残英遍地,只能花下酣醉,排解郁结。
这首词是叙写羁客思归的名作,全词围绕着一缕思乡忆人的幽思而展开,把作者浓郁的情感寄托娓娓的叙写中。上片由今日而转入未来,再由未来转入昔日;下片重写迟暮之年的词人对远方故乡及亲人的怀念。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和虚实结合法,将内心深处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开始先写庭院小帘朱户之地,柳暗桐阴鸦啼之时,单衣竚立独对春雨之事,属对雨起兴。"洒空阶"两句,写从听雨感到孤独。潇潇暮雨,客馆孤灯,更添愁思。于是想起夜雨空阶之时,帘内之地,与故人剪烛西窗之事。歇拍三句,从当前客窗孤独,想到昔年楚江羁旅。少年羁旅与垂老形役,楚江瞑宿、风灯零乱和暗柳啼鸦、空阶愁雨,这三句就是拓开一笔,写楚江瞑宿之地,风灯零乱之时,少年羁旅之事。是同样的心情和境界。
过片六句,转写当前。这时作者已届迟暮之年,还京华作客,孤馆春寒,宦况寂寞。这几句写的是禁城店。余嬉游之暮,百五无烟之时,不共高阳俦侣亭酒之事。"想东园"三句,从客舍迟暮,想到故园桃李,梓里美人。久客恋乡,暮年感旧,节日思亲,都是人生极自然的心理活动。这几句专写从故乡东园之地,桃李花开之时,小唇秀靥何之事。从故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安,设想自己回去后的情况。人已迟暮,春已阑珊,花自零落,这样情况下,纵然回到故里,情怀仍似客中,只能花下酩酊,聊以排解郁结。这几句着重写东园之地,残英之景,归客携尊俎之事。
此词感情复杂微妙,有对羁旅生活的厌倦,对年华流逝的痛惜,有对家乡的思念,对故友的怀想还有对情人的眷恋,读来千回百转,荡气回肠。
琐窗寒
玉兰
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泛人初见。
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
渺征槎、去乘阆风,
占香上国幽心展。
遗芳掩色,真姿凝澹。
一盼。千金换。
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
离烟恨水,梦杳南天秋晚。
比来时、瘦肌理消,
冷熏沁骨悲乡远。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