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玫瑰木

2022-07-02 08:44:46 百科资料

玫瑰木(学名:Rhodamnia dumetorum (Poir.) Merr. et Perry)是桃金娘科,玫瑰木属小乔木,高可达6米;叶片革质,狭窄椭圆形或狭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钝或近圆形,下面有灰白色柔毛,叶柄被毛。花白色,聚伞花序或单生,花梗长短不一;花蕾梨形,萼管卵形,萼齿卵形,有毛;花瓣倒卵形,雄蕊多数,黄色,子房下位,顶部有宿存萼片,外面有毛。6-7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岛南部。见于低海拔森林中。分布于马来西亚及中南半岛等地。

玫瑰木质坚硬,常用于制作高档实木家具、建材、是国际上提倡和推荐的绿色无公害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 中文名称 玫瑰木
  • 拉丁学名 Rhodamniadumetorum(Poir.) Merr. et Perry
  • 别名 红玫瑰木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6米;嫩枝有灰色短柔毛,圆形,老枝无毛,褐色。叶片革质,狭窄椭圆形或狭卵形,长6-10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或近圆形,上面初时有柔毛,以后变无毛,下面有灰白色柔毛,以后亦变无毛,离基三出脉离基部3-4毫米,直达叶尖,与纤细而平行的小脉在两面均明显;叶柄长5-10毫米,被毛。

  花白色,常3朵排成聚伞花序或单生,总梗长1厘米;花梗长短不一;花蕾梨形,长7毫米,上部宽3.5毫米;萼管卵形,长4毫米,有白茸毛,萼齿卵形,长1.5-2毫米,有毛;花瓣倒卵形,长6毫米,外面有灰白毛;雄蕊多数,黄色,长4-5毫米;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

  浆果卵球形,长8毫米,宽6毫米,顶部有宿存萼片,外面有毛。花期6-7月。

主要变种

  海南玫瑰木(变种)

  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4-6.5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急尖,下面有宿存的灰白色短柔毛;花及果实的形态和玫瑰木一致。

  广东海南岛特有,仅见于南部森林里。在海拔600米以上的沟谷湿荫生境中散生,中等乔木,高达15米,胸径40厘米。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岛南部。分布于马来西亚及中南半岛等地。生于低海拔森林中。 红玫瑰木在沙质土、粘土或盐碱地均能生长,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较适宜。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由于这种植物富含乳汁,扦插繁殖比较困难;因此,普遍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进行苗木生产。

  ⑴种子的采收和处理

  果熟期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从外观看上去果实红透之后即可采收;采收后将果实放入尼龙薄膜袋(塑料胶桶加盖亦可)里密封一周左右。待果肉软化或腐烂时去掉果肉,并过清水洗净,置通风干燥处晾干。

  ⑵播种

  采收的种子经处理晾干后可在5℃左右的温度下贮藏至次年春天播种,但是低温贮藏过久则会影响其活力,在气候较为温暖的南方地区宜即采即播。播种前必须将果壳打破取出种子,放在20℃左右的水中浸泡8小时后再行播种,这样有利于提早发芽。苗床一般选沙壤土为宜,起畦高度20厘米左右,上面铺一层干净河沙3-5厘米,随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上面,再在种子上面覆盖一层厚约2厘米的河沙,播后保持苗床湿润,若苗床温度在20℃左右,一般经过2周便可发芽出土。

  ⑶幼苗管理和移栽

  气温适宜的条件下,一般幼苗长出2-4片真叶后便可移植至营养袋内;苗期可施用适量的磷钾肥或复合肥,经过1-2年的生长便可在庭园中定植。

主要价值

  玫瑰木属于阔叶树种,木质坚硬,结构均匀,纹理清晰、自然,耐腐;抗虫蛀。在西方发达国家常用于制作高档实木家具、别墅建材、户外地板。也常被用于制作小提琴、吉它等高档乐器。玫瑰木通过国际绿色组织环保认证(FSC认证书),是国际上广泛提倡和推荐的绿色无公害树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