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玉露

2022-07-08 20:11:50 百科资料

玉露(学名:Haworthia obtusa var.pilifera)是百合科十二卷属植物中的“软叶系”品种。该系品种繁多,比较常见的有草玉露、玉章、姬玉露、大型玉露、毛玉露、有刺玉露等等。

玉露植株玲珑小巧,种类丰富,叶色晶莹剔透,富于变化,如同有生命的工艺品,非常可爱,是近年来人气较旺的小型多肉植物品种之一。

  • 中文名 玉露
  • 拉丁学名 Haworthia obtusa var.pilifera
  • 二名法 Haworthia cooperi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玉露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初为单生,以后逐渐呈群生状。

  肉质叶呈 紧凑的莲座状排列,叶片肥厚饱满,翠绿色,上半段呈透明或半透明状,称为"窗",有深色的线状脉纹,在阳光较为充足的条件下,其脉纹为褐色,叶顶端有细小的"须"。 

  松散的总状花序,小花白色。

生态习性

  喜凉爽的半荫环境,主要生长期在春、秋季节,为多肉植物中的“中间型”品种。耐干旱,不耐寒,忌高温潮湿和烈日暴晒,怕荫蔽,也怕土壤积水。

分布区域

  原产南非,现世界多地可栽培。

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

玉露

  可结合换盆进行,也可在生长季节挖取母株旁边的幼株,有根或无根都能成活,有根可直接栽种,无根的苗要晾1~2天,等伤口干燥后再种植,新栽的植株浇水不宜过多,以免引起腐烂,等长出新根后再进行正常管理。

  扦插繁殖

  玉露在植株下部的叶腋会长出幼芽,对于不易生幼芽的种类,可将植株中心的生长点破坏,以促使其萌发幼芽。等小芽长到2~3厘米后,将其取下,晾2~3天,等伤口干燥后,在培养土中进行扦插,插后保持土壤半干状态,2~3周后可长出新根。

  叶插繁殖

  可选择健壮充实的带有一些茎部的肉质叶,生长期在蛭石或粗沙等排水良好的基质中叶插,插后保持盆土稍湿润,肉质叶基部易生根,并长出小芽,等小芽稍大些再另行栽种即可。

  播种繁殖

  只有通过人工授粉,玉露才能结籽。一般在开花时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方法是选择两株同时开花的玉露,也可用同为十二卷属的寿、万象等品种进行授粉。亲本要求株型紧凑,叶片肥厚饱满,“窗”的透明度高,授粉时把花瓣去掉,取下花粉涂抹到另一株花朵的柱头上,也可在前一天下午将花粉取下,小心保存,第二天上午再进行授粉,成功率较高。等植株结子成熟后再进行播种。

玉露

  播种苗中可能会出现有一些变异的植株,可挑选其中株型紧凑、肉质叶肥厚、“窗”的透明度高、脉纹显著的幼株作为种苗保存,如果发现有叶色与众不同的小苗,也要将其保存,或许是一株珍贵的斑锦变异植株。

  玉露的繁殖可结合换盆进行分株,也可在生长季节挖取母株旁边的幼株,有根、无根都能成活,有根的直接栽种,无根的苗要晾1至2天,等伤口干燥后再种植,新栽的植株浇水不宜过多,以免引起腐烂,等长出新根后再进行正常的管理。也可在生长季节选择健壮充实的肉质叶进行叶插,插后保持盆土稍湿润,很容易在基部生根,并长出小芽,等小芽稍大些再另行栽种即可。

  播种也是玉露的繁殖方法之一,但要通过人工授粉。种子可随采随播,播种土可用蛭石3份、腐叶土或草炭土2份混合配制,播种前最好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以消除内的病菌及虫卵。播后盖上玻璃片,约20天左右出苗。出苗后去掉玻璃片,注意通风,不要使土壤过分干燥,当小苗过分拥挤时注意分苗移栽。在播种苗中,可能会出现有一些变异的植株,可挑选其中株形紧凑、肉质叶肥厚、“窗”的透明度高、脉纹显著的幼株作为种苗保存,如果发现有叶色与众不同的小苗,也要将其挑选出来,说不定长大后就是一株珍贵的斑锦变异植株。

栽培技术

  生长期应给予充足的光照,若过于荫蔽,会造成株形松散,不紧凑,叶片瘦长,"窗"的透明度差。如光照过强,则叶片生长不良,呈浅红褐色,有时强烈的直射阳光还会灼伤叶片,留下难看的斑痕,在半荫处生长的植株,叶片肥厚饱满,透明度高。生长期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积水,更不能雨淋,尤其是不能长期雨淋,这些都是为了避免烂根。但也不宜长期干旱,否则植株虽然不会死亡,但叶片干瘪,叶色黯淡,缺乏生机。玉露喜欢有一定空气湿度的环境,空气干燥时可经常向植株及周围环境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在生长季节还可用剪去上半部的透明无色饮料瓶将植株罩起来养护,使其在空气湿润的小环境中生长,这样可使叶片饱满,"窗"的透明度也更高。但夏季高温季节一定要把花葶去掉,以免因闷注意的是花葶不要用剪子剪,要用手左右晃着拔掉,这样可以避免残花梗残留在叶与叶之间,对以后新叶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玉露

主要价值

  玉露的叶片晶莹剔透,如同玉石雕刻而成,奇特而美丽,清新典雅,如同有生命的工艺品,很有特色。 适宜用小盆栽种,陈设于窗台、案头、书桌、阳台等处,闲暇之时细细观赏其独特的株型、叶片,从中领悟大自然之神奇,植物之妙趣。

植物文化

  诗词

  1.指秋露。 南朝 齐 谢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水浒传》第三十回:“炎威渐退,玉露生凉;金风去暑,已及深秋。” 王大觉 《题顾悼秋悼秋盦图》诗:“帘外银河淡,琴边玉露清。”

玉露

  2.喻美酒。 元 顾瑛 《水调歌头·桂》词:“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 清 方文 《偶过玉海小饮》诗:“火烧玉露色香减,蜜浸人蓡风味嘉。”

  历史名茶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的名茶 “恩施玉露”色泽翠绿,是我国的传统历史名茶,也是目前我国仅存的蒸青针形绿茶,其历史文化渊源流长。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的制作工艺源于唐朝,是有深厚文化沉淀的湖北历史名茶,其蒸青工艺与陆羽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中所载蒸青制茶法相同,在清朝时期,更与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齐名。 “恩施玉露”于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 “恩施玉露”名扬于世,并逐步远销海外市场。

玉露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恩施逐渐形成茶叶特色产业,全市富硒茶园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投产面积18万亩,未来5年,富硒茶总面积将突破40万亩。2012年,全市茶园可产干茶2千万斤以上,预计茶叶直接收入将突破10亿元。目前,全市拥有茶业龙头企业12家,已形成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多品种的格局,成功跻身湖北省三个茶叶大县(市)之一。

  “恩施玉露”和恩施富硒茶早已远销日本、欧洲等地,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恩施玉露”以其独特的蒸汽杀青工艺、独树一帜的外形、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沉淀,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被评为“湖北第一历史名茶”和“中国十大名茶”;目前,“恩施玉露”与恩施富硒茶是恩施州精心打造的两大茶叶品牌。“恩施玉露”品牌价值已经突破5亿元,荣获“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恩施富硒茶品牌价值达到4.45亿元,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编辑本段相关传说

  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