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漫延

2022-07-09 15:01:18 百科资料

漫延是汉语词语,漫延"的"漫"是指水过满,向外流。"漫延",即像水过满向外流一样向外扩展。"漫延"是动词,常在句中作谓语的中心语。如"沙漠一直漫延到遥远的天边"。

  • 中文名称 漫延
  • 注音 màn yán
  • 释义 水满溢而向周围扩散
  • 出处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基本信息

  【词语】:漫延

  【注音】:màn yán

  【释义】:

  1. 水满溢而向周围扩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三秦记》曰:'桃林塞在长安东四百里,若有军马经过,好行则牧华山,休息林下;恶行则决河漫延,人马不得过矣。'"

  2. 泛指向四周扩散。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九章:"霎时间,这同一个口号声漫延开去。"

区别

  这三个词简直像三胞胎,读音相同,又都有一个"延"字,在表达的意义上,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长期纠缠不清。

  蔓,某些植物的茎,它的特点是细长而不能直立。植物学家有"木本曰藤,草本曰蔓"的说法。"蔓延"中的"蔓",指的是蔓草-以"蔓"为特征的野草。它们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且长势凶猛,只要一场雨,荒村野地便成了它们的世界,一下子铺满了角角落落。所谓"蔓延",就是像蔓草一样延伸、扩展。多么生动的一个词语。"

  漫"和水有关,本义为大水貌,引申指浸淫、淹没,《白蛇传》中便有"水漫金山"一折。由于白浪滔天给人一望无际的感觉,由此引申出遍、满等义,如"漫山遍野""漫天皆白"。水性至柔,奔涌无形,不受拘束,故"漫"又可用来形容放松、随意,如写文章可以"漫笔",作报告可以"漫谈"。所谓"漫延",是指像水一样无孔不入,迅速渗透。

  可见,"蔓延"和"漫延",同样说的是"延",一个比之为草,一个比之为水,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使用中各有千秋。但随着用词习惯的变化,它们已出现分道扬镰的趋势:"蔓延"是通用词,"漫延"是专用词。"蔓延"既可用本义,如"杂草蔓延",又可用引申义,如"火势蔓延";既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一座座帐篷如莲花一般在江滨蔓延盛开",又可用于抽象的事物,如"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在县城蔓延传布"。"漫延"则专指因水满而向四周扩散,如"潮水向农田漫延","大水一下子漫延到了家门口"。

  曼,《说文》的解释是:"引。"引则长,长则柔,所以"曼"可示人以娇美,构成"曼妙"等词语。白居易《长恨歌》中便有"轻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句,"曼舞"肯定不是杰克逊的劲舞。和蔓延、漫延相比,"曼延"的不同在哪里呢?考之于现代汉语运用,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是蔓延、漫延为四周扩展,而曼延则是纵向延伸,是长而不绝,《现代汉语词典》举的例子便是"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第二是蔓延、漫延为进行态,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充满动感;而曼延往往是完成态,是已经存在的事实,用"曼延"这个词语,不过是揭示它的存在、描绘它的形象而已。正因为此,"曼延"常常用于山脉、河流、道路等对象。词语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发生变化是常有的事。了解一下它们变化的脉络,无疑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字运用水平。

  一、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解释为:

  曼延:连绵不断。如: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

  漫延:曼延。如:沙漠一直漫延到遥远的田边。

  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如:蔓延滋长:火势蔓延。

  二、辨析

  三者都是动词,都有"扩展"的意思。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几何概念来区分这三者的词义。如果是直线式的扩展则用"曼延";平面式的扩展,则用"漫延":立体式的扩展,则用"蔓延"。另外,抽象事物的扩展多用"蔓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