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系数
2022-06-30 06:22:16 百科资料
歧视系数是加里·S·贝克尔(Gary S Becker)在1957年提出的心理学概念。
- 中文名 歧视系数
- 外文名 Discrimination Coefficient
- 提出者 加里•S•贝克尔
- 提出作品 《歧视经济学》
简介
歧视系数(Discrimination Coefficient)
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Gary S Becker)在1957年出版了《歧视经济学》,提出了歧视系数(Discrimination Coefficient)的概念。假定黑人和白人(女性和男性)工人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非歧视雇主把他们看作是完全可替代的,如果他们的工资相同就会随机雇佣他们,但是如果一个白人雇主对黑人有偏见,情况就完全不同。有偏见的雇主具有“歧视偏好”,好像黑人给他们带来了主管或心理的成本,这种心理成本的强度用歧视系数d来表示。
歧视系数d可以用货币来计量。如果雇主对白人没有歧视,雇佣一个白人的代价就只是工资率WW,然而对于一个歧视性雇主来说,雇佣黑人的成本就是黑人工资水平Wb加上歧视系数的货币价值,即Wb+d。有了贝克尔的歧视系数,就可以将歧视行为引入经济模型中并研究它的影响作用,从而使标准的最优决策机制能够发挥作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