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楔状缺损

2022-07-02 03:45:16 百科资料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因而得名。楔状缺损患病率和缺损的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由于调查的人群和采用的标准不同,国外资料的结果为5%~85%,国内为5%~99.1%。
  • 挂什么科 口腔科
  • 哪些症状 楔状缺损由两个平面相交而成、有的由三个平面组成少数的缺损、呈卵圆形、有的可有着色、好发于前磨牙
  • 好发人群 任何年龄
  • 需做检查 口腔常规检查、X线
  • 引发疾病 牙髓病、根尖周病

病因

  1.刷牙这是发生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因此,有人将楔状缺损称为刷牙磨损,其理由是:

  ①不刷牙的人很少发生典型的楔状缺损,而刷牙的人,特别是用力横刷的人,常有典型和严重的楔状缺损。

  ②不发生在牙的舌面。

  ③唇向错位的牙楔状缺损常比较严重。

  ④楔状缺损的牙常伴有牙龈退缩。

  还有实验证明:横刷法刷牙作为单一因素,即可以发生牙颈部缺损。

  2.牙颈部的结构牙颈部釉牙骨质界处的结构比较薄弱,易被磨去,有利于缺损的发生。

  3.酸的作用龈沟内的酸性渗出物与缺损有关,临床上有时见到龈缘下硬组织的缺损,就是这种关系的提示。

  4.牙体材料疲劳近来有研究表明颊侧牙颈部,是,力应力集中区,长期的咀嚼,力,使牙体材料疲劳,于应力集中区出现破坏。

  

症状

  1.典型楔状缺损,由两个平面相交而成,有的由三个平面组成,少数的缺损则呈卵圆形,缺损边缘整齐,表面坚硬而光滑,一般均为牙组织本色,有时可有程度不等的着色。

  2.根据缺损程度,可分浅形,深形和穿髓形三型,浅形和深形可无症状,也可发生牙本质过敏症,深度和症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关键是个体差异性,穿髓形有牙髓病,尖周病症状,甚至发生牙齿横折。

  3.好发于第一前磨牙,位于牙弓弧度最突出处,刷牙时受力大,次数多,一般有牙龈退缩。

  4.随年龄增长,楔状缺损有增加的趋势,年龄愈大,楔状缺损愈严重。

检查

  1.楔状缺损的检查以临床常规检查为主;

  2.对于有怀疑并发牙髓病,根尖周病等其检查专案可加检查框限内的“A”。

鉴别

  楔状缺损与龋齿,牙本质过敏相鉴别。

  牙齿感觉过敏症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当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时均引起酸痛,尤其对机械刺激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用尖锐的探针在牙面上滑动,可找到1个或数个过敏区。

  龋齿最容易发生在磨牙和双尖牙的咬面小窝,裂沟中,以及相邻牙齿的接触面,前者称为窝沟龋,后者称为邻面龋,儿童发生在牙颈部的龋齿极少,只在严重营养不良或某些全身性疾病使体质极度虚弱时才可见到,根据龋齿破坏的程度,临床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并发症

  1、典型楔状缺损,由2个平面相交而成,有的由3个平面组成,缺损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有时可有不同程度的着色。

  2、浅和较深的缺损可无症状,也可发生牙本质过敏症,深至穿髓的缺损可有牙髓病,根尖周病症状,甚至发生牙横折。

  3、好发于前磨牙,尤其是第一前磨牙,刷牙时受力大,一般有牙龈退缩。

  4、年龄愈大,楔状缺损愈严重。

预防

  改正刷牙方法,避免横刷,并选用较软的牙刷和较细的牙膏。调除患牙的咬合干扰,纠正偏侧咀嚼习惯,均衡全口咬合力负担,纠正口腔内的酸性环境 改变饮食习惯,治疗胃病,用弱碱性含漱液漱口,如2%小苏打溶液。

治疗

  1.组织缺损少,且无牙本质过敏症者,不需作特别处理。

  2.有牙本质过敏症者,应用脱敏疗法。

  3.缺损较大者可用充填法,用玻璃离子体粘固粉或复合树脂充填;洞深或有敏感症状者,充填前应先垫底。

  4.有牙髓感染或根尖周病时,可和牙髓病治疗或根管治疗术。

  5.若缺损已导致睡齿横折,可根据病情和条件,进行根管治疗术后,作覆盖义齿或拔除。

  疗效评价:

  1.治愈:治疗后,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消失,牙体形态恢复正常,x线牙片示根尖周正常,未去牙髓者,活力正常。

  2.好转:治疗后,没有症状和体征,牙体形态未完全恢复。

  3.未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饮食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