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桓荣勤学不倦

2022-07-14 09:45:42 百科资料

版本一:

桓荣初值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诵读不辍。元卿哂之曰:"但自苦尔,何时得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荣为太常,元卿恨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有利乃若是哉!"

版本二:

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有利乃若是哉!"

(概述内图片来源: )

  • 作品名称 桓荣勤学不倦
  • 外文名称 Huan Rong tireless diligence
  • 创作年代 汉代
  • 文学体裁 文言文
  • 人物 桓荣

译文

  桓荣早年遭遇社会动乱,与同族的桓元卿同处饥渴困境之中,但桓荣却不停地读书背诵,元卿嘲笑桓荣说:"你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桓荣笑着不回应他。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遗憾地说道:"我像一个农民一样目光短浅,怎么会料到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呢?"

注释

  1.桓荣:东汉人

  2.初:开始,起初

  3.值:遇到,遭到

  4.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

  5.同:同处

  6.饥:饥饿

  7.厄:困境

  8.辍:停止

  9.哂:嘲笑

  10.施:用上

  11.得:可以

  12.应:回答

  13.及:等,等到;到了……的时候

  14.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15.利:好处

  16.恨:遗憾

  17.若:像

  18.是:(代词)这样

  19.恨:遗憾

文言知识

  1.释"岂"。"岂"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指"哪里",表疑问。上文"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意为哪里知道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岂敢"即哪敢。二、指"难道",表反诘。如"岂吾不若人",意为难道我不如别人?又,"岂天不赞我也?"意为难道是老天爷不帮助我吗?

  2.古语有:"学而优则仕"

启示

  我们要善于抓住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并且要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成大器。

简介 桓荣

  桓荣(生卒年不详),字春卿。沛郡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汉初年名儒、大臣。

  桓荣少时赴长安求学,拜博士朱普为师,他刻苦自励,十五年不回家乡,终成学业。六十多岁时方为光武帝刘秀所赏识,被任命为议郎,入宫教授太子刘庄(汉明帝),后被授任为博士。

  建武二十八年(53年),桓荣升任太子少傅。

  建武三十年(55年),被授为太常。明帝刘庄即位后,尊桓荣以师礼,甚见亲重。

  永平二年(59年),三雍建成,明帝拜桓荣为五更,不久后受封关内侯。

  桓荣在八十多岁时去世,明帝亲自为其送葬,赐冢茔于首阳山之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