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

影片《断背山》是一部2005年的美国爱情剧情片,改编自安妮·普露所著的同名短篇小说,由华人导演李安执导,好莱坞著名影星杰克·吉伦哈尔、希斯·莱杰、米歇尔·威廉姆斯和安妮·海瑟薇等倾情出演。
影片讲述了1963年至1981年的美国怀俄明州,两个男人之间情爱与性爱的复杂关系。该片在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奖,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八项提名,并夺得了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与最佳电影配乐三项大奖。影片上映时形成一阵席卷全球的文化现象,对学术、时装和乡村音乐等不同文化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在社会上也掀起对同性之爱的大讨论。
影片于2005年12月9日在美国上映。
- 中文名 断背山(断臂山)
- 类型 爱情,剧情
- 外文名 BrokebackMountain
- 片长 134min
- 制片地区 美国
剧情简介
1963年的灿烂夏日,怀俄明西部,年轻的牛仔杰克·崔斯特(Jake Gyllenhaal饰)与恩尼斯·德尔玛(希斯·莱杰饰)因同为牧场主乔·阿桂尔(兰迪·奎德饰)打工而相识,杰克比较健谈,且骑术高超,恩尼斯自幼父母双亡,性格内向寡语。人迹罕至的断背山深处,高山牧场的放羊工作单调而艰苦,随时有遭遇野兽袭击的可能,不得不有人看守羊群,和羊群睡在一起。起初二人一个放羊,一个看营地,少有交流。直到有一天,二人晚饭时喝多了酒,深夜又分外寒冷,于是杰克与恩尼斯同帐共裘而眠,在酒精与荷尔蒙的作用下,他们之间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空虚寂寥让两个19岁的青年彼此相爱了,一个人做饭,另一个放羊,篝火边长谈,帐篷内欢爱,同性间的纯美真爱伴随二人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夏日时光。

季节性放牧工作结束后,迫于世俗的压力,杰克与恩尼斯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各自的生活旅程,杰克凭着精湛的骑术成为了德州的竞技牛仔,依靠着妻子露琳(安妮·海瑟薇饰)家族的扶持而事业蒸蒸日上;留在牧场的恩尼斯迎娶了自幼相识的阿尔玛(米歇尔·威廉姆斯饰),每日为嗷嗷待哺的女儿奔忙,过着平凡清苦的日子。弹指间四年过去了,饱受相思之苦的杰克给恩尼斯寄去明信片,说自己做生意外出时要路过怀俄明,希望能见上一面。重逢后的杰克与恩尼斯深情拥吻,时光的流逝并未冲淡二人心中炽热的情感,在随后的十几年中,杰克与恩尼斯都定期约会钓鱼。表面上的婚姻让阿尔玛的内心苦楚不堪,她知道丈夫每年消失在断背山中与老友杰克钓鱼的真正原因,而杰克与恩尼斯也经受着同性恋所招致的巨大偏见和世俗压力。
最终,厮守一生的愿望因杰克被发现同性恋身份被杀后而落空。(注:杰克的死不是意外,从片中穿插杰克死时的片段看出 他的死与恩尼斯小时候看到的同性恋者被杀的手法一样。)在杰克去世后,恩尼斯来到了杰克父母的农场,想把杰克的骨灰带回到二人初识的断背山。在杰克的房间里,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初识时他们各自穿过的衬衫被整齐地套在了同一个衣挂上。这个秘密让恩尼斯潸然泪下,他意识到杰克是多么爱他,自己又多么深爱杰克。但无论爱是怎样的浓烈,最终见证它的只有那座壮美苍郁的断背山。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恩尼斯·德尔马 | 希斯·莱杰 | ---- |
杰克·崔斯特 | 杰克·吉伦哈尔 | ---- |
阿尔玛 | 米歇尔·威廉姆斯 | 恩尼斯的妻子 |
露琳·纽瑟姆 | 安妮·海瑟薇 | 杰克的妻子 |
乔·阿吉雷 | 兰迪·奎德 | 老板 |
小阿尔玛 | 凯特·玛拉 | 恩尼斯的女儿 |
纽瑟姆 | 格雷汉姆·贝克尔 | ---- |
兰德尔·马龙 | 戴维·霍普 | ---- |
杰克的妈妈 | 麦斯威尔·罗伯塔 | ---- |
约翰 | 彼特·麦克罗比 | ---- |
肖恩·马龙 | 安娜·法瑞丝 | ---- |
卡西 | 琳达·卡德里尼 | ---- |
职员表
制作人: | 迈克尔·科斯蒂根、汤姆·考克斯、史葛·弗格森、迈克尔·豪斯曼、拉里·麦克默特里、穆雷·曼特尔、黛安娜·奥萨纳、威廉·波拉得、詹姆士·沙姆斯 |
---|---|
导演: | 李安 |
编剧: | 安妮·普劳克丝、拉里·麦克默特里、黛安娜·奥萨纳 |
摄影: | 罗德里格·普瑞托 |
剪辑: | 杰拉尔丁·佩罗尼、迪伦·蒂奇纳 |
选角导演: | 艾维·卡夫曼 |
艺术指导: | 朱迪·贝克尔 |
美术设计: | 劳拉·巴林杰、特蕾西·巴瑞斯奇 |
服装设计: | 马利特·艾伦 |
视觉特效: | 路易斯·莫林 |
布景师: | 凯瑟琳·戴维斯 |
角色介绍
![]() | 恩尼斯·德尔玛演员希斯·莱杰 男主角之一。他自幼父母双亡,性格内向寡语。在一次放羊中结识杰克,两人酒后乱性。但迫于社会压力,恩尼斯与阿尔玛结了婚,但背地里每年都与杰克会面。 |
![]() | 杰克·崔斯特演员杰克·吉伦哈尔 男主角之一。一个牛仔,比较健谈,骑术高超。杰克凭着精湛的骑术成为了德州的竞技牛仔,依靠着妻子家族的扶植而事业蒸蒸日上。 |
![]() | 阿尔玛演员米歇尔·威廉姆斯 恩尼斯的旧相识,后来成为恩尼斯的新娘,为恩尼斯生下一女儿,但由于生活窘迫而不断地边照顾家庭边工作。她也在家中角落发现了恩尼斯与杰克的爱情,让阿尔玛的内心苦楚不堪,最后选择与恩尼斯离婚。 |
![]() | 露琳演员 安妮·海瑟薇 杰克的妻子,在一个酒吧里与杰克相遇,随后结婚为杰克生下一儿子。虽然帮助杰克的事业蒸蒸日上,但与杰克貌合神离,并不知道杰克的真实想法。 |
幕后花絮
杰克·吉伦哈尔在决定出演《断背山》的消息传出之后即被好莱坞业内人士认定为其所做出的“最愚蠢的决定”,并预言可能导致其事业的完蛋。而事实证明,《断背山》不仅没有对杰克的事业构成威胁,反而让他第一次凭借实力获得了瞩目。


由于杰克·吉伦希尔的成长背景与角色相距甚远,为此他特别在“牛仔训练营”中训练了一个月,最终博得了李安“马骑得很性感”的赞许评价。而来自澳洲西部的希斯·莱杰虽然在气质上与美国西部人颇为相似,但为了“形、神、音”兼备,特别拜师学了一口粗鄙的德州牛仔腔。
在李安“真爱无关性别”的观点指引下,两位主演希斯·莱杰和杰克·吉伦希尔在拍摄现场倾情投入,而希斯·莱杰还几乎弄破了杰克·吉伦哈尔的鼻子。
片中貌合神离的希斯·莱杰与米歇尔·威廉姆斯却在合作中擦出了爱情火花,2005年10月28日,已订婚的莱吉和威廉姆斯的爱情结晶——女儿玛蒂尔达出生了,并举行了庆祝仪式。
拍摄期间李安同绵羊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他一整天都试图使羊群去饮用溪流中的水,但绵羊除了池塘和水坝中的水以外不会饮用任何活水,最后只得放弃了这一镜头的拍摄。
在香港乃至华人文化圈中,因为此片的影响“断背山”或“断背”遂成为成为同性恋(尤指男性同性恋)的代称。而在澳门其原著十分畅销。电影亦于2006年4月在澳门旅游塔上映 。
音乐原声
曲目 | 专辑资料 | |
---|---|---|
Opening | A Love That Will Never Grow Old | ![]() |
He Was A Friend Of Mine | King Of The Road | |
Brokeback Mountain 1 | The Devil's Right Hand | |
Brokeback Mountain 2 | No One's Gonna Love You Like Me | |
Riding Horses | I Don't Want To Say Goodbye | |
Its So Easy | I Will Never Let You Go | |
Snow | An Angel Went Up In Flames | |
Brokeback Mountain 3 | The Maker Makes | 作曲者:古斯塔沃·桑托拉拉 |
The Wings | 发行日期:2005年10月25日 |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1997年10月13日,普利策奖得主安妮·普罗克斯的短篇小说《断背山》首次刊载于《纽约客》,随后则由著名作家拉里·麦克默特里和黛安娜·奥萨纳改编为电影剧本。剧本曾数次辗转,包括格斯·范·桑特和约尔·斯梅切等都先后拒绝接手的这部低成本片子,最终由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花了300万美元接下《断背山》的电影剧本 。

配乐制作
电影的配乐选择了阿根廷草根配乐大师古斯塔沃·桑托拉拉来制作,他的音乐风格融合摇滚、爵士、灵魂、非洲节奏与传统拉丁乐,为“西班牙语摇滚”运动的先锋代表。其《摩托车日记》原声配乐获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古斯塔沃·桑托拉拉的招牌乐器是吉他,在《断背山》中桑托拉拉根据原著小说提供的文字意象完成了大部分创作,以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开阔的音乐眼界用最简约的拨弦即勾勒出怀俄明州广漠的草原景色 。
海报设计
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在海报设计上没有采纳典型的西部风格的方案,而是参考了50部史上最浪漫的电影海报,最后影片的海报从《泰坦尼克号》中得到灵感,并随之将其运用宣传。海报中前面希斯·莱杰的造型是摄影师在他排练时抓拍的,拍下了一张莱杰反躬自我的照片,后来这张照片被李安用做了电影的海报 。

获奖记录
年份 | 名称 | 种类 | 类型 | 得奖者 |
---|---|---|---|---|
2006年 |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导演 | 获奖 | 李安 |
最佳改编剧本 | 拉里·麦克穆特瑞、黛安娜·欧莎娜 | |||
最佳原创配乐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
最佳影片 | 提名 | 全体剧组 | ||
最佳男主角 | 希斯·莱杰 | |||
最佳男配角 | 杰克·吉伦哈尔 | |||
最佳女配角 | 米歇尔·威廉姆斯 | |||
最佳摄影 | 罗德里格·普瑞托 | |||
2005年 | 威尼斯电影节 | 金狮奖 | 获奖 | 李安 |
2006年 | 美国金球奖 | 最佳剧情类影片 | 获奖 | 全体剧组 |
最佳导演 | 李安 | |||
最佳编剧 | 拉里·麦克穆特瑞、黛安娜·欧莎娜 | |||
最佳原创歌曲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希斯·莱杰 | ||
最佳女配角 | 米歇尔·威廉姆斯 | |||
最佳电影配乐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
2006年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大卫·林恩导演奖 | 获奖 | 李安 |
最佳影片 | 全体剧组 | |||
最佳男配角 | 杰克·吉伦哈尔 | |||
最佳剧本改编 | 拉里·麦克穆特瑞、黛安娜·欧莎娜 | |||
最佳电影音乐 | 提名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
最佳男主角 | 希斯·莱杰 | |||
最佳女配角 | 米歇尔·威廉姆斯 | |||
最佳摄影 | 罗德里格·普瑞托 | |||
最佳剪辑 | 杰拉尔丁·佩罗尼 |
发行信息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法国 rance | 2006年1月18日 | 意大利 Italy | 2006年1月20日 |
西班牙Spain | 2006年1月20日 | 阿根廷 Argentina | 2006年2月2日 |
澳大利亚 Australia | 2006年1月26日 | 巴西 Brazil | 2006年2月3日 |
俄罗斯 Russia | 2006年2月16日 | 中国香港 Hong Kong | 2006年2月23日 |
日本 Japan | 2006年3月4日 | 德国 Germany | 2006年3月9日 |
票房成绩
影片在美国上映首日收获5474万美元的票房收入,最终影片的美国累计票房为8304万美元,海外累计票房为9120万美元。
影片禁映
尽管有金狮奖护身并被认为是2005年度最为成功的同性恋题材电影,但因敏感的同性恋主题,《断背山》在院线放映时却屡遭抵制和挫折。影片仅在全美683家影院上映,票房收入也不过3000万美元。美国的保守派和宗教团体甚至发动6万人联名抵制《断背山》冲刺奥斯卡,而最为保守的犹他州电影院则干脆禁止上映该片 。

影片在美国被设定为限制级,中国内地电影还没有分级,影片描写了美国的同性恋情,这样的题材中国上映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也不对中国内地观众的胃口,这样一部关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是不可能在中国内地上映的 。
影片评价
北美评价
两位主角之间爱情的开始和结束都深植于西部那些崎岖的峭壁和山崖,在攀上徒直漫长的山坡后,一个转角之后便是万里长空,在那里他们分享过成群的野牛、绵羊、熊和牧狗,还有那让人停止哭泣的日出,从旷阔的天空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纽约时报》评)

该片让人深深感应到发生在人类心底深处的细腻、神秘、不为己知的爱情,和之前所有优秀的爱情电影一样,《断臂山》不过让这一切发生在两个男人身上而已。(《洛杉矶时报》评)
《断臂山》是一座里程碑,因为它是好莱坞第一部撕下蒙在同性爱情上扭曲面具的作品,这部电影不是关于性的电影,而是关于爱,那种绊着、隔着、藏匿在内心深处的爱。(《华尔街日报》评)
影片所表达的情感是如此复杂,你当然不能说它是“西部片”,甚至不能说它是一部同性恋电影。(《旧金山纪事报》评)
两个相爱的男人之间的悲情剧,是好莱坞近年来最奇特的爱情故事。(《村声》评)
一个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作为年度最好的电影之一,《断臂山》彻底赢得了观众的心。(《E-Online》评)
里程碑式的电影,毫无疑问,《断臂山》将成为经典——因为它能清洗人们的灵魂。(《滚石》杂志评)
中国评价
美国牛仔文化
《断背山》从原著故事的背景到影片中的所有元素都以牛仔为骨干。美国观众对于《断背山》的各种评价也主要是围绕牛仔。虽然当代美国人真正体验过牛仔生活的少之又少,可是世人从上个世纪开始已经把牛仔和美国划上了等号。牛仔属于美国,而美国从许多层面来看也的确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牛仔。牛仔雄壮、傲骨、迎风散发、不畏强权、好打不平,这些形象不只在政治和各方面的标志上能找到。可《断背山》却述说了牛仔和牛仔之间的同性爱情,毫不留情地展示了他们的龙阳之癖 。(《信息时报》评)
美国电影杰作
用一个词来概括《断臂山》的话,不妨说是“哀歌”。稀少而意味深长的台词,内心丰富、不善言辞的男人之间最原始的身体互动,还有薄荷色天空与褐红山脉的强烈视觉对比,细致再现了两个孤独的人如何承受着压力和煎熬,如何迸发出那种不顾一切、不可磨灭的感情。为观众打开一扇窗,留下充分的思索和体验空间,不妨再重申一下这个事实:《断臂山》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国电影杰作 。(《外滩画报》评)
画面唯美
虽然《断背山》是西部牛仔片,但导演李安从未拿任何美国西部片来做参考。影片里写实呈现的美国西部生活与悠然宁静的画面构图,也开创了西部片的新拍摄手法。《断背山》是如此令人舒服,每幅画面都可以单拿出来做明信片,恩尼斯与家人去游乐场背后是烟花的画面简直是男版《他比烟花寂寞》,控制和冷静使这部影片达到唯美的极致 。(光明网评)
爱情阐述
影片《断臂山》将同性关系的纠结描述得淋漓尽致,但是李安则认为这部电影不是为同性恋权利呼喊,也不是对同性恋保守的观察。他自己是一个戏剧家,对李安来说的底线是爱情故事。由此可见,李安看重的恰恰是一种可以大力宣扬并万无一失的普世价值理念: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 。(《深圳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