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巧伪

2022-07-03 18:25:53 百科资料

巧伪,汉语词汇,拼音为qiǎo wěi,意思是虚伪不实,出自《庄子·盗跖》。

  • 中文名称 巧伪
  • 来源 《庄子·盗跖》
  • 释义 虚伪不实
  • 拼音 qiǎo wěi

解释

  虚伪不实。

出处

  1、《庄子·盗跖》:"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

  2、汉·刘向《说苑·丛谈》:"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3、《汉书·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伪趋利。"

  4、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曩古纯朴,巧伪未萌。

  5、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

  6、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在今气磊落,巧伪莫敢亲。"

  7、唐·李端《杂歌》:人生照镜须自知,无盐何用妒西施。秦庭野鹿忽为马,巧伪乱真君试思。

  8、宋·苏轼《策别十二》:"及至 秦 汉 之世,其民见利而忘义,见危而不能授命,法禁之所不及,则巧伪变诈,无所不为。"

  9、宋·张耒《瓦器易石鼓文歌》:羲黄已亡巧伪起,采椽土木消纯朴。何为获此上古器,经历万古遭搜掠。

  10、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今支那之民非特智识未开也,退化之后,流于巧伪。"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