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9-11-20 23:32:58 百科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直属的二级学院之一。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1977年开始由前身的哈尔滨电工学院开始创办并招生,在国内高校设立较早,在学术上有着较高的声誉,并于2005年通过了博士点参评。近3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数目众多的专业人才,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1979级毕业生高文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为知名计算机科学领域专家。该专业的主干学科构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英文名: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创办时间:1977年
  • 所属地区:黑龙江 哈尔滨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
  • 学校属性:省属共建高校
  • 主要奖项:近3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数目众多的专业人才
  • 现任校长:陈德运

学院概况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较长发展历史,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招收计算机及套用专业的本科学生。经过多年的学科发展,于2005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系、网路工程系、计算中心、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套用技术研究所、电站成套设备研发中心和企业信息化研发中心等。
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东北三省唯一具有计算机类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属院校。学院还是计算机技术、软体工程专业学位和计算机套用技术高校教师硕士学位培养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省一级重点学科。学院还设有黑龙江省CAD套用技术研究基地、工信部光机电一体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算机套用技术人才培训中心、计算机技术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範中心、黑龙江省教育厅电站控制设备工程技术中心、哈尔滨软体服务外包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哈尔滨理工大学—美国Xilinx联合实验室、哈尔滨理工大学—美国Oracle人才培养基地及国际认证考试中心等。学院具有较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软体环境,主要有SUN工作站、伺服器、网路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路测试仪、光纤熔接机、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台、接口实验台、EDA实验台、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台、Unix 、Linux 作业系统、Oracle、Sybase资料库、Ideas和UG软体等。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2100余人。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设有计算机套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体与理论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现有教师116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43人,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龙江学者1人,省教育厅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49人,9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具有一批教师曾赴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瑞典等国家进行留学、讲学或合作研究经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支撑学科实力雄厚,在一些专业领域有着名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计算机套用技术、计算机软体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在资料库与管理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与CAD、信息与网路安全技术等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与实力,并在国内外着名刊物上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和学术专着。该专业具有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专业特色鲜明,体现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实现了多学科的综合与交叉,淡化了传统专业意识,拓宽了专业口径,强化综合化和通识化教育,构建多种模式培养複合型人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较完整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既懂系统,又会套用,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套用能力,既可以承担实际系统的开发,又可进行科学研究。该专业公共基础专业课设定合理,使学生能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同时,该专业设定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图形学与可视化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各专业方向,使学生既能够实现个性化发展,又使个人能力在整体上达到最佳化。教师队伍和科技人员中博士、硕士的高比例,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分布均衡,外校毕业教师占73.9%以上,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提高了队伍素质,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质量。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特色。该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事业的实际需要,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适宜到ICT产业、重要部门,以及相近学科的有关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发、研究、套用与管理工作。

教学理念

该专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改革和摸索,逐步建立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加强了基础课程,随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最佳化课程体系,并强化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套用,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并不断在课程体系中增加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通过以上措施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理工科公共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基础理论知识,并辅以大量的实验,强调理论联繫实际,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注重各专业课程的发展动态与最新进展,将前沿知识深入于基础教学中;注重各专业课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使各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之间能够融会和贯通。学院不断加强措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促进自由发展,增加学生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使学生学分中选修课所占的学分总比例达到了30%以上。学院积极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有数门课程来成为精品课程。学院採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技术,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特别是考试方法),採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取得了显着的教学成效。通过各种措施,使学生能了解整个学科的知识组织结构、学科形态、典型方法、核心概念和学科基本工作的流程方式,了解学科的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基础知识和某一专业化方向的专业基础知识,为未来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研与套用或深造提供一个开展工作的坚实的专业基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