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岳飞破拐子马

2022-06-26 18:54:16 百科资料

南宋高宗赵构的绍兴十年( 1140 ),岳飞由鄂州率军北上,抗击由金朝女真贵族兀术统帅的南侵兵马,在郾城战役中,大破金方的精锐部队--拐子马。

  • 名称 岳飞破拐子马
  • 地点 鄂州
  • 时间 南宋高宗赵构的绍兴十年(1140年)
  • 参战方 宋朝,金朝
  • 结果 宋朝获胜

作品原文

  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扎刀入阵,勿仰视,第砍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破之。兀术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文章译文

  原先,兀术有精锐的骑兵军队,穿着很厚的铠甲,用牛皮带子连接,三人一组,称为"拐子马",宋朝官兵都不敢抵抗。这一战(指1140年郾城之战),兀术率军15000骑兵来侵犯,岳飞告诫步兵用麻札刀杀入敌阵,不要抬头看,只管砍马的脚。拐子马连在一起,一匹马跌倒,其余二匹马不能前进。官兵奋起攻击,就大破兀术的军队。金兀术非常悲痛地说:"从海上发动战争开始,都是以这方法获胜,现在完了!"

字词注解

  皆:都

  以:用

  索:连接

  号:号称

  犯:侵犯

  戒:命令

  步卒:步兵

  重铠:指很厚的铠甲

  是役:这一战,指1140年郾城之战。

  第:只管

  仆:跌倒

  二马:其余二匹马

  兀术:金的大将,俗称金兀术。

  劲军:精锐的军队

  贯以韦索:用牛皮带子连结

作品背景

  南宋高宗赵构的绍兴十年( 1140 ),岳飞由鄂州率军北上,抗击由金朝女真贵族兀术统帅的南侵兵马,在郾城战役中,大破金方的精锐部队--拐子马。这一历史事件,直到今天还在普遍流传。但是,究竟拐子马是一种什么样的部队,具有何等样的装备,这却从南宋以来的史书上,就有不同的记载和不同的理解。到岳珂在他所编写《鄂王行实编年》中,对拐子马又详细地加以解释说:"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按即皮绳)凡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又号铁浮图,堵墙而进,官军不能当,所至屡胜。"此说即出,章颖在《南渡四将传》的《岳鄂王传》中加以沿用,元朝官修的《宋史·岳飞传》中也加以沿用。

出处简介

  中国明代辑录名将传略的兵书。全称《新镌绣像旁批详注总断广百将传》。题明黄道周注断,陈元素原本,周亮辅增补,实为在宋张预《百将传》基础上,几经增补而成。辑周初至明后期将帅185人,共20卷,文18万余字,图20幅,明崇祯十六年(1643)刊行。后人改为《广名将传》、《广名将谱》,所辑人物略有出入。该书记叙人物,推崇品德战功,尤重用兵的谋略战法。如,范蠡攻吴,乘隙捣虚;白起败赵,长平围歼;王翦击楚,反客为主;田单乘懈,火牛夜袭;谢玄扬声袭辎重,引敌还保,解围彭城;檀道济"唱筹量沙",以虚惑敌;长孙晟离强合弱,智破突厥;李靖围江陵,散舟惑敌;李愬袭蔡州,出奇制胜;岳飞破"拐子马",以步制骑;俞大猷"事必先周",以长制短等等。它收录人物以明代为重点,对南宋抗金名将,也比较注意,欲藉此激励当时。将领事迹重要之处有旁批圈点,指明利害,最后"总断结其智勇之所在",以使读者领悟兵家运用奇正、众寡的奥妙。清代誉为"营伍中必不可少之书"。但对个别人物的记述带迷信色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