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霜霉病
2022-07-05 22:31:34 百科资料

全株染病的越冬大葱,停止生长,株高降低;叶片加厚、黄变而弯曲。春秋阴雨连绵时,可形成白色霉层,黄变枯萎。再感染的大葱,叶片和花梗上出现黄白色长椭圆形大病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后变为绿色或暗紫色。严重时,病株呈淡黄色枯萎。该病斑上生出杂菌后,有时还形成黑绒状霉层。
- 别称 大葱霜霉病
- 多发群体 大葱
- 常见发病部位 叶片
- 常见症状 全株染病的越冬大葱,停止生长,株高降低;叶片加厚、黄变而弯曲
病原
该病菌生成卵孢子和分生孢子。卵孢子在干枯的病叶组织内,而分生孢子在叶表面形成。病菌以卵孢子和菌丝形态附在叶片上越冬,翌年形成分生孢子后,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在夜间形成,白天飞散。泡于从叶片气孔处侵入,经5~10日潜伏期发病,叶表面形成许多分生孢子,成为再侵染源。
防治方法
冬季高温多雨或3-4月高温多雨年份常有病害发生。平均气温15℃时,春秋各发生一次病害,尤其在4-5月降雨多时,容易发病。连作、排水不畅、低洼地、阴地等通风不良的地块病害较多。厚播、施肥过多的苗床,由下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 病害严重的地块,应停止种植大葱,种子要经过水洗后播种。苗床要稀播,适量施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