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哪吒

《少女哪吒》根据作家绿妖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是由李霄峰执导,李嘉琪、李浩菲、陈瑾、辛鹏、李欢等主演的青春电影。
影片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两个少女的成长经历,是一个充满动荡和不安的年轻故事。
影片于2015年7月11日上映。
- 中文名 少女哪吒
- 类型 剧情
- 外文名 Ne Zha
- 主演 李嘉琪、李浩菲、陈瑾
- 片长 98分钟
电影剧情
十六岁的插班生李小路遇见班上的好学生王晓冰,并成为最好的朋友。在短暂的相处时光中,小路和晓冰一起阅读三毛,共同发现了宝城最美的地方:果园与河堤。

时间打破了她们之间的默契。小路被转学至英才中学,和热爱武术的男生徐杰走到了一起;晓冰没有考好,上了卫校,在军训中遇见了充满理 想主义色彩的李教官。晓冰和小路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从而分开,开始了疏离与自处。
高考结束的暑假,王晓冰最后一次来找李小路,像初遇时那样灿烂夺目,她们停下了两年的友情似乎在一天里得到了完美的修复。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王晓冰 | 李嘉琪 | ---- |
李小路 | 李浩菲 | ---- |
晓冰母 | 陈瑾 | ---- |
徐杰 | 辛鹏 | ---- |
教官 | 李欢 | ---- |
成年小路 | 张铮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贾丽莎、朱辉龙、张晓波、梁辰、赵宁、陈旧、马媛媛 |
---|---|
制作人: | 赵宁、冯睿、李霄峰、沈祎、冯翰墨 |
监制: | 沈暘、刘开珞 |
摄影: | 中伟 |
剪辑: | 刘悦越 |
艺术指导: | 张翔、沈祎 |
美术设计: | 钟诚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 | 王晓冰 | 演员 李嘉琪 晓冰是一个对生活有追求的女生,她信仰崇高,却不得不经历父母的失和,不得不承受母亲的强势,尽管如此,她却一直没有放弃。她先后又经历了学业的失败、爱情的终结、亲情的绑架,用尽了所有的力量,却只能换来耗尽所有光芒的结局。在晓冰离开之前,她找到了小路,把自己最灿烂的一面留给了这个最好的朋友。 |
![]() | 李小路 | 演员 李浩菲 小路作为一个插班生,与晓冰成了交心的好姐妹。小路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们共同从文学中汲取着养料,分享彼此成长的每一个点滴。时过境迁,当30岁的李小路回到宝城之后,她终于理解了晓冰在自己生命中的真正意义,她不是悲剧,而是生之希望。 |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 | ![]() | ![]() | ![]() |
《少女哪吒》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也是导演李霄峰与编剧绿妖成长的年代。李霄峰说自己最初看到"少女哪吒"这四个字时就被吸引,"感觉这是个很女性主义但是又很昂扬的名字。年轻,像是一棵生命之树刚开始仰望天空的样子。小说本身具备很硬朗的气质,我喜欢硬朗的形式。哪吒是个叛逆的神,电影中的少女是人,但人是有灵魂的,这部电影就是在真实和梦的缝隙里去找人的灵魂。
角色选择
李霄峰在该片中集合了一批年轻有激情的电影制作者,建立了一支生力军。扮演两位少女的女演员是导演组在全国艺术院校300多位学生中挑选出来。其中王晓冰的扮演者李嘉琪19岁,李小路的扮演者李浩菲则只有15岁,两位年轻演员的首演令人期待。该片也吸引了"老戏骨"陈瑾的加入,扮演晓冰母亲,被李霄峰称作是"这部电影的定海神针"。
拍摄过程
《少女哪吒》从剧本创作到制作完成共历时3年,经过7个月的筹备,2014年4月在安徽芜湖开机,拍摄了43天,已完成后期制作。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奖项 | 获奖人/作品 | 获奖情况 | |
---|---|---|---|---|---|
2013 | 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最具创意剧本 | 《少女哪吒》 | 获奖 | |
2014 | 第1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 “新浪潮”竞赛单元 | 《少女哪吒》 | 提名 | |
2014 |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 最佳新导演 | 李霄峰 | ||
最佳改编剧本 | 李霄峰、王沐、潘彧 | ||||
2015 |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亚洲新人奖”竞赛单元 | 最佳编剧 | 李霄峰、王沐、潘彧 | |
最佳新人女演员 | 李浩菲 | ||||
最佳女配角 | 陈瑾 | 获奖 |
发行信息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韩国 | 2014年10月5日(第19届釜山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 |
杭州 | 2015年3月21日(第五届杭州i电影节开幕影片) |
中国香港 | 2015年3月31日(第39届香港国际影展) |
中国 | 2015年7月9日 |
片方宣传
2014年10月5日,影片《少女哪吒》预告曝光,讲述叛逆少女痛苦成长与纯真友情。
2015年3月31日,片方曝光首款预告片。在正在进行的第39届香港国际影展上,《少女哪吒》点映两场。
2015年4月29日,该片正式开启了主题为"以梦为马·城市分享会"的全国主要城市巡回放映交流活动,重庆为此次活动的首站。
2015年5月12日,片方发布"叛逆版"预告,同时宣布定档7月9日,将于暑期投身"闹海"。
影片评价
影片的完成度高,故事架构完整,人物立得起来,美术都做得细致,90年代中期的道具颇为真实。影调和镜头语言风格契合,连遗憾之处也显得同调同源,这说明导演具有足够的掌控力。影像具有内部的一致性,那是纯净、灵动的少女气质。这在华语电影里是难得的,作为一个导演的处女作更显得难能可贵。(凤凰娱乐评)
相比实打实的人物和剧情问题,意象的影像化表达方面,李霄峰倒是玩得颇为精彩。比如仓库追光灯下晓冰骑车的镜头,情绪表达深入浅出,还很美感。再比如各种手部特写的微妙肢体语言镜头,点得恰到好处。(腾讯娱乐评)
李霄峰导演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充满动荡和不安的年轻故事。在青春里,现实不断磨砺着人生,似乎爱与友谊都不能将人生领往光明的去处,只留下往日的点点光影。(釜山电影节首席选片人金智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