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养狙
2022-07-09 02:44:35 百科资料

宋人养狙,原文叫《狙公养狙》,也作《狙公赋芧》
- 中文名 宋人养狙
- 性质 成语
- 原文 狙公养狙
- 相关成语 朝三暮四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译文
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人,(他)喜爱猴子,所养的猴子(多得)成了群,(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甚至)节省家人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食欲,但不久就不够了,(他)准备限制它们的食量,恐怕猴子们不听从自己的,先骗它们说:"给你们的橡栗,早晨三个晚上四个,够吗?"所有的猴子都跳起来发怒。然后他又说:"给你们橡栗,早晨四个晚上三个,够吗?"所有猴子都伏下身子表示开心。
注释
狙公:养猴子的人。狙:猴子。
家口:指家中的口粮。
俄而:不久。
匮:缺乏,贫乏。
诳:欺骗。
驯:听从,服从
若: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或"你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
启示
狙公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想限制一下猴子们的口粮。"朝三暮四",众猴皆怒,又"朝四暮三",众猴皆喜。"名"变,"实"没变,猴子只听"名",不看"实",真是愚蠢可笑。它启示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