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天下本无事

2022-07-09 15:46:06 百科资料

天下本无事一词是从"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简化而来的。原句最早见于《新唐书·陆象先传》。

使用这句话会结合其他铺垫演绎成不同的含义,但本句中心意思是--不必自找烦恼。

  • 中文名称 天下本无事
  • 拼音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
  • 出处 《新唐书·陆象先传》
  • 示例 南村野史曰:~。卓哉斯言也
  • 天下之事 所有的事情

基本信息

  成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拼音: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

  解释:庸人:平庸的人;扰之:自己扰乱自己。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出处:《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示例:南村野史曰:~。卓哉斯言也。 ★明·陶宗仪《辍耕录·松江之变》

  "扰"字疑为"忧"字之误。如果将"扰"改为"忧",则其义甚为明了:天下原本太平无事,而庸人却平白无故的担忧,自寻烦恼。造句:古代寓言里的怕天塌下来而担心不已的杞人就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一个范例。

出处原文

  罢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按察使,为政尚仁恕。 司马韦抱真谏曰:公当峻扑罚以示威,不然,民慢且无畏 。

  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从,而蜀化 。

  累徙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小史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 .

  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邪?必责者,当以汝为始 。

  大吏惭而退 。

  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弟澄其源,何忧不简邪?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