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锈病
2022-06-29 02:10:32 百科资料
主要在叶片和花梗上形成椭圆至纺锤形、隆起的小疮疱,中部呈桔色,周围为黄白色,有光泽。后期纵裂,周围表皮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夏孢子)。
- 别称 大葱锈病
- 常见发病部位 叶片和花梗
- 常见病因 该病菌以冬孢子和夏孢子形态附在病株上越冬,形成初侵染源
- 常见症状 椭圆至纺锤形、隆起的小疮疱
症状
随着病害进展,与病斑相邻处出现新的长椭圆形至纺锤形斑点。斑点隆起后纵向破裂,散出紫褐色粉末(冬孢子)。重症植株的叶片和花梗,呈麦秆色干枯。
病原
该病菌以冬孢子和夏孢子形态附在病株上越冬,形成初侵染源。孢子借助气流传播,侵入大葱发病,形成夏孢子。夏孢子形成再侵染源,向周围植株蔓延。
防治方法
春播大葱在秋冬之间,秋播大葱在春季开花期至梅雨期等气温较低时期病害较多。气温在22~23℃以下的多雨时期及脱肥时亦常发病。要注意早期发现,早期防治,防止病害蔓延,切实加强肥水管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