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大盲蛇

2022-07-04 05:59:25 百科资料

大盲蛇,盲蛇科盲蛇属物种,穴居隐匿生活。吃蠕虫或昆虫。卵胎生。

  • 中文名 大盲蛇
  • 拉丁学名 Typhlops diardii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爬行纲

形态特征

  该种是盲蛇属中较大的个体,全长可达380毫米。吻鳞宽大,约占1/3头宽,鼻鳞未被鳞沟完全分为两半,仅腹方裂至鼻孔。上唇鳞4枚,眶前鳞1枚,与第2~3枚上唇鳞相切,眶上鳞1枚。眼鳞1枚,眼隐于其下,与第3~4枚上唇鳞相切。环体鳞28-28(26)-24(26)行。背面浅棕色或棕黑色,向体侧色渐淡;腹面棕灰色、浅黄色或灰褐色。

生境繁殖

  一般生活于潮湿疏松的土壤中,在农田、菜地、倒木树干中,亦可见于石块下。营穴居生活,夜间活动。以食蚯蚓、白蚁昆虫等为主。卵胎生。

大盲蛇

分布范围

  中国广东、海南、云南均有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阿萨姆)、孟加拉、缅甸及印度。

云南及藏南地区的大盲蛇

物种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该物种数量极稀少,自1922年以后没有发现记录。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