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圐圙

2022-07-07 13:05:06 百科资料

圐圙是方言,读音是kū lüè,蒙古语音译词,又译为"库伦"。意思是指土围墙。在河南陕北方言中,除了做"圆圈"、"范围"讲以外,还可以做动词。

  • 中文名称 圐圙
  • 读音 kū lüè
  • 性质 常用于方言
  • 释义 指土围墙
  • 来源 蒙古语音译词

内蒙古方言

  其字型由"口"框住的"四方八面"可形象的表示其意为"城圈"即"围起来的草场",通俗的说指"网围栏"。在内蒙古方言中指围住的土地,特指牧民为了保护草场不被他人的牲畜破坏而用铁丝网围住的一片草原,称为"草圐圙"。"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如祁县东观镇南圐圙、展旦召大圐圙等。

  内蒙西部方言中,还有一个读法,其中"圙"为二声,表示用细长的东西(如铁丝、藤条、树枝等)围起来的圈。也有动词的用法。

山西方言

  是借用的蒙语,指土围墙 。

河南方言

  在河南安阳方言除了做"圆圈"、"范围"讲以外,还可以做动词,如将某东西圈起来可以说"把它圐圙住"。读"kuo luan"。做名词时一般加儿化音,读"kuluaner"。如月晕,可以说"月亮四周有个圐圙儿"。

青岛方言

  圐圙囤子(读作ku lun dun zi),指农村一种用藤条编成的用来存储粮食等物品的容器。一般直径两米左右甚至更大。

北方方言

  即"环儿(huár)"之反切,意与"环"同,通常写作"胡拉儿(hú lar)",作为前缀时作"胡拉(hú lā)",如"胡拉圈儿(hú lā quār)。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