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四肢箍

2022-07-04 23:25:54 百科资料

在钢筋工程中,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

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 类似于一个S钩。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

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以此类推。

方法简化后就是:从左至右数单根钢筋的根数,如四肢箍从左至右就有四肢。

  • 中文名 四肢箍
  • 应用 钢筋工程
  • 下料长度 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 外包宽度 b-2c+2d
  • 外包长度 h-2c+2d

形式

  目前应该是使用的四肢箍形式是大箍套小箍;尽管两个双肢箍交错布置(等箍互套)曾经有过使用,但是大箍套小箍能够更好地保证梁的整体性。

  在03G101-1标准图集中明确规定,复合箍筋应采用大箍套小箍,"应"就是"必须"的意思,尽管在11G101-1中没有强调"大箍套小箍",不等于说多肢复合箍筋不应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平法推广,"大箍套小箍"已经深入人心。

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式中 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 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