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北斗+
英文名:BDS Plus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Plus)
首次提出:
2015年,北斗星通结合多年发展实践,率先提出了“北斗+”概念。我们将紧抓北斗系统全球布局以及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历史机遇,继续坚定实施“内生外长”发展策略,推动产业整合,谋划海外布局,为成为“受人尊重、员工自豪、国家信赖、国际一流”的百亿级导航产业集团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本质:北斗与传统其他行业相结合
地位:国家战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斗+
- 外文名: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Plus
前言:
“北斗+”是北斗套用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智慧型平台。
通俗来说,“北斗+”就是“北斗数据套用+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大数据融合处理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网际网路物联网平台,让北斗数据套用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北斗+”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智慧型交通、精準农业、智慧旅游、智慧港口、智慧型管网、物流监控、民生关爱、智慧型驾考等行业都是“北斗+”的杰作。
主要特徵:
一是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融合协同了,群体智慧型才会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
二是创新套用。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而北斗+的理念,就是通过北斗与传统行业的深入融合,创新出新的套用领域,满足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
三是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全球化、网际网路、物联网、大数据的出现已逐步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北斗+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产业链条及商业模式。从原有的晶片、板卡、终端、系统集成等技术为主的产业链条,变革为注重用户和套用创新、运营服务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链条。
四是尊重知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的实际套用与创新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尊重知本是以尊重人的思想及思维解放为目的,打破垄断与壁垒,提倡社会平等合作,鼓动个人积极创造,提倡信息和知识均衡,以网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为媒介,连线社会成员,寻求文明的自我认同,以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为支撑,促进社会的整体演变和转型。
五是开放生态。关于北斗+,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特徵,而生态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推进北斗+,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创新连线起来,让融合与创新成为新常态,让创业并努力者有机会实现价值。
六是天地互联。通过北斗+的创新套用,打造基于北斗+的室内外无缝连线体系。打破原有物物连线、数据连线的传统思维模式,构建基于北斗+空间信息体系。
实际套用:
- 北斗+交通
北斗+传统的交通管理将有利于减缓交通阻塞,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卫星导航接收机和数据发射机,车辆的位置信息就能在几秒钟内自动转发到北斗数据中心。这些位置信息可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北斗+智慧型交通将促进传统运输方式实现升级与转型。例如,在铁路运输领域,通过安装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极大缩短列车行驶间隔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有效提高运输效率。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促进铁路交通的现代化,实现传统调度向智慧型交通管理的转型。
- 北斗+应急救援
卫星导航已广泛用于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地区的搜寻救援。北斗+应急救援将在发生地震、洪灾等重大灾害时,救援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了解灾情并迅速到达救援地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通过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大大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 北斗+个人位置服务
当你进入不熟悉的地方时,你可以使用装有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晶片的手机或车载卫星导航装置找到你要走的路线。
- 北斗+精準农业
农业看起来离北斗很远,但“北斗+农业”的潜力却是巨大的。精準农业就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理念,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精準农业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农田信息採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慧型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路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精準农业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複杂系统,是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
- 北斗+形变监控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构建了大量的水工建筑物、工业与交通建筑物、城市高层建筑物和地下空间设施,安装了许多大型精密机械和设施、导轨、以及科学实验设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建筑物在使用和运营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在一定的允许範围内可视为正常现象。但如果超过了规定的允许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甚至造成建筑物的垮塌等严重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利用北斗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提前预警。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建筑物需要形变监控,形变监控的市场前景巨大。
- 北斗+智慧型港口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我国的货柜运输业正在蓬勃高速地发展。货柜运输业该如何提高货柜信息化管理水平,如何提高货柜运输各个环节自动化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点。而如何提高码头实时作业效率,又是码头生产的重中之重。
综合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先进的货柜码头作业管理模式,提高货柜处理效率,减少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资料不準确的弊端,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堆场和机械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智慧型化规範化管理的优势。从而为码头实现更大的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 北斗+民生关爱
在现阶段,社会老龄化严重,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对于现代家庭,由于子女工作繁忙,不与父母居住等原因,不方便照顾老人,而老人因为年龄或疾病的原因行动不便,老人外出时,子女更加担忧。因此,老人的安全位置信息、反劫、紧急救护与救援等综合服务需求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急需得到解决。
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家长工作繁忙等种种原因,儿童出现监护真空,儿童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是突出的人群密集活动区,也是事故发生的多发区,一对多的学校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照顾好学生安全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以至社会的高度重视。
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当老人或儿童外出时,携带追蹤型的终端,通过老人儿童位置服务平台的多通信链路(网际网路、电信网、广电网),将自身的位置信息传送至家人的终端设备中,使家人能够实时掌握老人儿童的位置;并且,在发生突髮状况的时,老人儿童可以通过终端上的报警设定传送报警信息,向位置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即时通知其家人亲属,以便採取最有效的救援措施。
发展趋势:
跨界融合和共赢,可以提供更高的产业机制和商业价值。卫星导航领域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导航与传统行业的结合过程,持续推动社会进步,包括地理测绘、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农业等,进而深刻的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信息技术融合,从网际网路,到大数据和云计算,再到物联网,使得基于位置信息的互联互通成为可能,大幅提高利用大数据提供位置服务的能力;与人工智慧技术融合,在智慧型交通、智慧型医疗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发挥作用,总体上北斗+与其他行业走向融合,将驱动创新并带来巨大商业价值。 现阶段,已经呈现出社会资本加入北斗+产业的趋势,加速北斗+产业化,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际网路和大数据等融合发展已经逐渐成为趋势,“北斗+”时代已经逐步成为产业界和投资界的共识。
深远影响:
“北斗+”的发展,能够催生新的经济形态,构建新的产业链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
“北斗+”的发展,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201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北斗+”的发展,是贯彻和落实卫星导航政策的具体体现。以企业为主体,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培育服务新业态、扩大市场套用、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构建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基础,完善政策环境,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不仅仅是技术与资本,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和知识。“北斗+”不仅仅是将北斗套用于某个传统行业了,更加融入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模式,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使得创新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