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匹夫有责

2022-06-30 07:48:57 百科资料

匹夫有责,汉语成语,拼音是pǐ fū yǒu zé,原指普通男性,后来泛指百姓。 出自《日知录·正始》。

  • 中文名称 匹夫有责
  • 外文名称 expect everyone to do his duty
  • 出处 《日知录·正始》
  • 拼音 pǐ fū yǒu zé
  • 解释 原指普通男性,后来泛指百姓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成语故事

  明末清初,顾炎武从小爱读忠臣义士的故事,他参加图谋革新的复社,在昆山组织守将抗清,城破后他牢记继母王氏的教诲不做清朝的臣子,就化装成商人(坐着马车)游走各地,联合各地抗清人士。他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成语辨析

  近义词: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反义词:敷衍塞责

  同韵词:施恩布德、隐晦曲折、自业自得、皓齿青蛾、风云会合、泰然自得、千回百折、翱翔自得、抱德炀和、殿堂楼阁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常与"国家兴亡"连用

  示例

  1、余深有味其言,匹夫有责之说,今人以为常谈,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2、韩国也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说法。

  3、特别是荀况的许多思想,如关于人的本性(即关于人性善与恶的问题,荀子的"性恶论"既不同于"X理论",也不同于"Y理论",而是强调学习、改造,把人性看成是动态的),关于"物欲相持而长"(即要发展生产,合理调节分配,不要因为物质缺乏而使欲望得不到满足,也不能让信念被欲所屈服,应该两者互相支持而增长),关于人群关系(即主张人不能无群,群能和则力多,要忠于群,正确对待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关于"匹夫有责"(同西方的"人人关心自己,上帝关心大家"的个人主义文化传统相反)。

  4、诸如那钟"民为贵"的民本思想,那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那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境界,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那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操守,那种"见义勇为"的道德自觉性,以及作为道德规范的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等。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中国影响每一个学子,应负责任的自勉。

  6、延年勤奋好学,先后就读于安庆尚志小学和全皖中学,开始接触近代科学知识,对那些爱国志士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清王朝腐朽反动统治的英雄行为,尤为钦羡,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