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刘寄奴草

2022-06-28 03:41:56 百科资料

为菊科植物奇蒿 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 的全草。味苦,性温。入心、脾经。功能:破血通经、敛疮消肿。

主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淤、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内服:煎汤,3~10g;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 中文名称 刘寄奴草
  • 别名 金寄奴
  • 拉丁学名 Herba Artemisiae Anomalae
  • 界 植物界
  • 科 菊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稍明显或不明显,侧根多数;根状茎稍粗,直径3-5毫米,弯曲,斜向上。茎单生,稀2至少数,高80-150厘米,具纵棱,黄褐色或紫褐色,初时被微柔毛,后渐脱落;上半部有分枝,枝弯曲,斜向上或略开展,长5-15厘米。叶厚纸质或纸质,上面绿色或淡绿色,初时微有疏短柔毛,后无毛,背面黄绿色,初时微有蛛丝状绵毛,后脱落;下部叶卵形或长卵形,稀倒卵形,不分裂或先端有数枚浅裂齿,先端锐尖或长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具短柄,叶柄长3-5毫米;中部叶卵形、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9-12(-15)厘米,宽2.5-4(-5.5)厘米,先端锐尖或长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柄长2-4(10)毫米;上部叶与苞片叶小,无柄。头状花序长圆形或卵形,直径2-2.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在分枝上端或分枝的小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端组成狭窄或稍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半膜质至膜质,背面淡黄色,无毛,外层总苞片小,卵形,中、内层总苞片长卵形、长圆形或椭圆形;雌花4-6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花柱长,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钝尖;两性花6-8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叉端截形,并有睫毛。瘦果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花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低海拔地区林缘、路旁、沟边、河岸、灌丛及荒坡等地。

分布范围

  分布在河南(南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越南也有。模式标采自江西九江。

主要价值

  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有黄酮苷、酚类、氨基酸等。全草入药,东南各省称"刘寄奴"或称"南刘寄奴",有活血、通经、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消食之效,民间用于治疗肠、胃及妇疾患,近年亦用于治血丝虫病,还可代茶泡饮作清凉解热药。

释名

  金寄奴(大明)、乌藤菜(《纲目》)。

  时珍曰∶按李延寿《南史》云∶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杵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敷之。裕曰∶神何不杀之?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

  裕叱之,童子皆散,乃收药而反。每遇金疮敷之即愈。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草。郑樵《通志》云∶江南人因汉时谓刘为卯金刀,乃呼刘为金。是以又有金寄奴之名。江东人谓之乌藤菜云。

集解

  恭曰∶刘寄奴草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山兰草而尖长,一茎直上有穗,叶互生,其子似稗而细。

  保升曰∶今出越州,蒿之类也。高四、五尺,叶似菊,其花白色,其实黄白色作穗,夏月收苗日干之。

  颂曰∶今河中府、孟州、汉中、滁州亦有之。春生苗,茎似艾蒿,上有四棱,高二、三尺以来。叶青似柳,四月开碎小黄白花,如瓦松,七月结实似黍而细,根淡紫色似莴苣。六月、七月采苗及花子通用。

  时珍曰∶刘寄奴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尖长糙涩,面深背淡。九月茎端分开数枝,一枝攒簇十朵小花,白瓣黄蕊,如小菊花状。花罢有白絮,如苦花之絮。其子细长,亦如苦子。所云实如黍稗者,似与此不同,其叶亦非蒿类。

  子(苗同)

  修治

  曰∶凡采得,去茎叶,只用实。以布拭去薄壳令净,拌酒蒸,从巳至申,曝干用。

  时珍曰∶茎、叶、花、子皆可用。

主治

  破血下胀。多服令人下痢(苏恭)。下血止痛,治产后余疾,止金疮血,极效(《别录》)。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大明》 )。小便尿血,新者研末服(时珍)。

附方

  旧一,新七。

  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即止。《集简方》

  折伤瘀血在腹内者∶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水二升,煎七合,入酒及童子小便各一合,顿温服之。《千金方》

  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酒煎服。不可过多,令人吐利。此破血之仙药也。《卫生易简方》

  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圣济总录》

  汤火伤灼∶刘寄奴捣末。先以糯米浆鸡翎扫上,后乃掺末。并不痛,亦无痕,大验之方。凡汤火伤,先以盐末掺之,护肉不坏,后乃掺药为妙。《经验方》

  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即止。《圣惠方》

  小儿夜啼∶刘寄奴半两,地龙(炒)一分,甘草一寸。水煎,灌少许。《圣济总录》

  赤白下痢,阴阳交带,不问赤白∶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艾元英如宜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