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乳腺癌遗传基因

2022-07-15 06:10:03 百科资料

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

  • 中文名称 乳腺癌遗传基因
  • 外文名称 BRCA1/2
  • 补充 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 概述 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
  • 注意 最引人注目的是BRCA1基因

发病原因

  乳癌为什么会遗传?

  一部分患者罹患乳癌是由其父母通过特异的遗传基因(BRCA1/BRCA2基因)遗传下来的。这些基因所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会使其携带者乳癌发病危险度远高于一般人群。已有研究证明大约70-85%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在其一生中将发展成乳癌患者。低于30岁妇女中超过25%的乳癌患者是由于一个遗传基因的突变引起的。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发病年龄提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有5%~10%的乳腺癌患者伴有遗传基因突变,遗传基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RCA1基因。遗传基因的发现可在分子水平早期诊断乳腺癌,可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乳腺癌的死亡率。

防治原则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要特别注意自查,以发现乳癌的蛛丝马迹,早期治疗。乳房包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体征,这种包块与乳腺增生包块不同,常为单个,形态不规则,质地较硬,活动度不好,大多无疼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此外,如发现有乳头湿疹、溢液、皱缩,也应引起重视,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女性肿瘤预防基金会成立

  妇基会成立专项公益基金 公益力量助力女性肿瘤预防问题,基金将联合女性肿瘤领域权威专家团队,开展"十万乳腺癌生活风险评估模型调查研究项目","中国人BRCA1/2变异图谱数据库登记计划","中国乳腺癌新遗传易感基因重大研究"三个重大科研项目。

  这些研究将建成国家级的十万人级的乳腺癌生活风险评估模型,为未来进行乳腺癌相关大众预防指南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此外,将生成中国首个国家规模的女性肿 瘤遗传风险数据库,还将填补乳腺癌与其他女性肿瘤易感基因中,中国人种的特有突变位点和风险评估计算的科研空白。BRCA1/2的突变数据库建立更有利于 未来以低成本将预防性基因检测产业化,真正向大众群体推广。

  此外,基金还将联合权威专家,通过社会调查、科研分析等手段,形成一套领先全球的乳腺癌预防指南。

  通过发动各地基层妇联,联合更多专业医院、公益媒体、公益团体、爱心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多个专业女性肿瘤科普教育基地、在各个社区建立女性肿瘤科普教育点,发动更多医护工作者及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女性肿瘤预防科普宣志愿者。

  通过这些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点、预防科普宣传志愿者,将系统科学的乳腺癌预防指南带给广大人民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可以从各个渠道了解学习到相关预防 知识,将预防理念灌输给大众。从而帮助大众更好了解乳腺癌、预防乳腺癌,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降低乳腺癌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的伤 害。

高危人群

  家族史的女性一般是指直系家属,如果母亲在停经前患上乳腺癌,女儿患上乳腺癌的几率是普通人的2倍,而且患病年龄也可能提前。因此,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该定期检查,及早发现。

  乳腺增生者虽然不是每个乳腺增生患者都会发生恶变,但时对于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容易发生恶变,不可大意。

  超重者体重超标也是乳腺癌的诱发因素之一,因为脂肪细胞会分泌雌激素,影响体内激素水平,使人体内分泌失调,易造成乳腺癌,尤其是更年期女性,更须注意预防。

  滥用保健品者随着人们审美观的变化,很多女性都把注意力集中胸部,长期外涂、内服丰胸产品,这些产品都添加了雌激素,或通过肝脏能转化成雌激素成分,长期使用,也会诱发乳腺癌。

  未育者乳腺癌危险因素之一就是未生育妇女,因为她们缺乏孕激素的保护,更易受到过量雌激素的刺激,诱发乳腺癌。

  月经提前、早退者月经初期提早、绝经延迟的妇女月经初期年龄提早(小于12岁)、绝经年龄延迟的妇女(大于55岁),由于乳腺组织受体内雌激素作用时间长,发生乳腺癌机会增多。

  人流频繁者很多女性在做人流前总是问医生:人流对身体有多大影响?而她们考虑的一般都是指对肉体的损伤及疼痛,而没有认识到不痛不痒的激素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妊娠后人体内雌激素升高,乳腺导管和腺泡发育旺盛,人为中止妊娠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骤降,乳腺生长突然停止,容易引起乳腺淤滞,造成肿块,三次以上人流更危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