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柿蒂汤
丁香柿蒂汤,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温中益气,降逆止呃之功效。主治胃气虚寒证。呃逆不已,胸痞脉迟者。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呃逆、膈肌痉挛等属胃中虚寒者。
- 出 处 《症因脉治》
- 功 用 温中益气,降逆止呃
- 主 治 胃气虚寒证
- 分 类 理气剂-降气剂
方源
《症因脉治》:“呃逆乃胃气上逆之证,成因甚多,本方所治乃虚寒之呃逆,病起于久病或误治,损伤脾胃阳气,中阳不振,胃气虚寒,失其和降之职,寒阻气逆。”
组成
丁香(6g) 柿蒂(9g) 人参(3g) 生姜(6g)
用法
水煎服。
方歌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
温中降逆又益气,胃气虚寒最相当。
主治
虚寒呃逆。呃逆不已,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脉沉迟。
功用
温中益气、降逆止呃。
病因
胃气虚寒,胃失和降所致。
方析
┌丁香──温胃以行滞气
君│
└柿蒂──降逆以止呃逆
臣生姜──温中降逆
佐人参──补中益气
合而用之,能使寒散气行,胃虚恢复,则呃逆可止。
1.本方主治胃气虚寒,气逆不降之呃逆。以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证治要点。
2.若兼气滞痰阻者,可加半夏、陈皮以理气化痰;胃气不虚者,可减人参。
3.神经性呃逆、膈肌痉挛等属胃中虚寒者,可加减使用。
禁忌症
胃热呃逆者不宜使用。
方论选录
《成方便读》:“夫呃逆一证,其声短促,连续不断之象,虽其证有火有寒,皆能所致,然无不皆自胃腑而来者,以胃气下行为顺,上行为逆,或邪搏胃中,则失其下降之令,即上出于口而为呃矣。昔人有谓肾病者,究竟脏气不能上至于口,必因于胃而出也。亦犹咳之一证,虽有五脏之分,然亦总不离开肺也。方中以丁香温胃祛寒,补火生土;柿蒂苦温降气,生姜散逆疏邪,二味皆胃经之药;用人参者,以祛邪必先补正,然后邪退正安,且人参入胃,镇守于中,于是前三味之功,益臻效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