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两优7号

Y两优7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生物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系湖南广阔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继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1号推出后,在此基础上又一隆重推出的超级稻新组合。由于注入了水稻高产基因,品种的产量潜力很大。该组合产量更高、米质更优、抗性更强、稻穗更大。
- 中文名称 Y两优7号
- 审定编号 湘审稻2008017
- 品种分类 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
- 选育单位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品种来源 Y58S×B163
2008年湖南审定编号:湘审稻2008017
品种特性
1、特性:该组合为迟熟杂交中籼稻,长江中下游流域省适宜作中稻栽培。播始历期90天,全生育期133天,秧龄期30天左右。株型松散适中,剑叶直立,株高113厘米左右,主茎叶片数15.9叶,分蘖能力强,生长旺盛,叶色浓绿,每667平方米最高苗数30万苗、有效穗18.3万穗。叶鞘稃尖无色,无芒,穗长26.5厘米,每穗总粒数217粒,结实率88%,千粒重27克。米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三级优质米标准。
2.品种表现 ①产量。2006年区试平均亩产602.1kg,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2.1%。日产量4.48kg,比对照高0.13kg。2007年在桃园县200亩示范,理论产量837公斤/亩,实收产量789公斤/亩。2008年在桃园县万亩示范片中高产田块达到850公斤/亩。②抗性。该组合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旱性能强,耐高温,耐肥抗倒。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3级,稻瘟病综合评级4。
栽培技术

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播期为4月上中旬,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例1∶7,每667平方米播10公斤种子。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公斤,2叶1心时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作断奶肥,移栽前4天~6天施尿素8公斤作送嫁肥,在5叶前移栽完。及时防治稻蓟马等病虫。
②合理密植,培育壮苗。该品种分蘖力强,合理密植,构成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每667平方米栽1.35万穴,每穴栽2粒谷秧,要栽足四五万基本苗,要浅栽、栽直。及时控苗,每667平方米达16.5万苗时及时晒田。
③配方施肥,平衡生长。一是重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深施700公斤有机肥和30公斤复合肥作基肥。二是早施分蘖肥,移栽5天后每667平方米及时施复合肥(金稻龙)10公斤和尿素5公斤。三是适时施穗肥,在幼穗分化二三期看苗及时追施,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公斤、氯化钾10公斤。四是巧施叶面肥,始穗及齐穗时每667平方米用美绿250毫升叶面喷施,灌浆期每667平方米用碧护5克对水20公斤叶面喷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④科学管理,薄水勤灌。
⑤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分蘖末期注意防治螟虫及纹枯病、稻瘟病等,减少稻飞虱的发生基数。破口至齐穗期,注意防治稻曲病、纹枯病、穗颈瘟、螟虫和稻飞虱。
2014年广东审定编号:粤审稻2014019
品种信息
选育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Y58S×B163
特征特性
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31~132天,比对照种优优128和深两优58香油占均长5天;作粤北单季稻平均全生育期122天,比对照种Q优6号长2天。植株偏高,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13.2~115.8厘米,亩有效穗15.9~17.7万,穗长23.6~24.7厘米,每穗总粒数135~142粒,结实率75.3%~82.5%,千粒重26.1~26.5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8.0%,长宽比3.3,垩白粒率17%,垩白度3.3%,直链淀粉14.3%,胶稠度84毫米,食味品质分80。感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74.3%~81.3%,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2.2%~81.3%和57.1%~84.6%,病圃鉴定叶瘟2.3~3.8级、穗瘟3.5~6.0级;中抗白叶枯病(IV型菌3级、V型菌7级)。
产量表现
2012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36.29公斤,比对照种优优128增产2.7%,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3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68.85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7.6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5.89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6.87%。日产量3.31~3.58公斤。2013年参加粤北单季稻品种表证试验,平均亩产492.49公斤,比对照种Q优6号增产9.34%。
栽培技术
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会审定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Y两优7号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优优128和深两优58香油占均长5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晚造种植,粤北稻作区作单季稻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2012年广东韶关审定编号:韶审稻201209
品种信息
选育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Y58S/B163
特征特性
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晚造全生育期120-124天。比金优桂99(ck)迟熟10-11天。表现生势强,株型集中,分蘖力较强,抽穗整齐,后期熟色好,穗大粒多,丰产性突出。科高103.8-108.5厘米,穗长23.3- 23.9厘米,亩有效穗17.6-18.0万,平均每穗总粒142-148粒,结实率68.6-71.7%,千粒重26.5-27.3克。晚造米质鉴定未达优质标准,出糙率81.8%,整精米率65.9%,垩白粒率34%,垩白度10.4%,直链淀粉(干基)17.8%,食味品质分84分,胶稠度83mm,长宽比3.2。中抗稻瘟病,B群、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64.71%、84.62%、75.76%,病圃鉴定叶瘟病级1,穗瘟病级3。抗寒性(人工气候室模拟)鉴定孕穗期表现为中强,开花期表现为强。
产量表现
2010年晚造参加市区试,平均亩产420.9公斤,比金优桂99(ck)亩增产12.5公斤,增幅3.0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晚造复试,平均亩产451.4公斤,比金优桂99(ck)亩增产33.4公斤,增幅7.9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晚造大田试验,平均亩产456.4公斤,比金优桂99(ck)亩增产38.4公斤,增幅9.2%。
栽培技术
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分蘖壮秧。2、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适时排水露晒田。3、注意对稻瘟病的防治。 市品审小组审定意见:Y两优7号为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晚造全生育期比金优桂99(ck)迟熟10-11天,丰产性突出,晚造米质未达优质标准,中抗稻瘟病,适宜我市中造种植和晚造前作为黄烟等迹地搭配使用,栽培上要注意对稻瘟病的防治。
新品种权公告号:CNA004571E
申请日:2008/1/13
申请号:20080035.3
申请公告日:2008/7/1
申请公告号:CNA004571E
培育人:邓启云;袁隆平;庄文;熊跃东
品种权(申请)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本申请品种是以Y58S为母本,以R163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杂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