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神(十周年作者修订版)读书赏析(3)篇

2019.2.7(第四本)
历时十八小时
写在前面的话
文字,那可是好东西。知道吗?我自己也写故事,不是什么文学作品,只是自娱自乐,记录生命。
说实在的,我并没有读懂这部著作,也写不出多么深刻的理解。但俗话说,认真阅读一本书,无论读懂与否,都是对作者的尊重,并不妨碍它的伟大。
现在的世界是怎么了?新旧的对比,从任何的方面都在变化。财富?生活?人?毫无真相无人所知。
有的人活着,如同死去,被世人所遗忘;
有的人死去,如同活着,被世人所怀念;
有的人活着,注定孤独,被世人所不解;
有的人死去,注定遗忘,另一时代的开始……
对于美国,没有多么实质的了解,只知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在战争中新生,又在战争中伫立世界,也在战争中沉沦;现在仍然是最强大的国家,发达的科技与文化。仍然有迷失的一代,有黑暗和混沌,有失掉的信仰……
关于本书
同名美剧《美国众神》的原著,作者亲自担任编剧,本书横扫所有世界级幻想小说大奖,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斯托克奖、SFX奖、格芬奖……你崇拜什么,你就是什么。相信吗?奥丁、洛奇、安纳西……古老的神明们至今仍存在于美国,失去信仰的他们,以人的姿态生活在我们当中。相信吗?高科技、汽车、媒体……新一代的神从这些事物中诞生,并依靠我们的信仰而不断崛起。美国这片土地上,新旧神间的纷争不断升级。为了夺回信仰、恢复地位,北欧主神奥丁穿越整个美国去联合伙伴,与新神决一死战。一场众神之战即将爆发。
所谓“星期三”就是主神奥丁,“影子”就是奥丁儿子,“世界先生”就是狡诈之神洛奇,“水牛人”就是这片土地。影子从监狱出来,一直帮着“星期三”所做事,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如同死去的人一样(像极了现代某些人的生活状态,没有生活的意义),机械的活着。跟着“星期三”穿越大部分的美国,行窃欺骗,寻找劝说“旧神”与“新神”的战争。但是随着星期三的“死亡”,战争的序幕开,“旧神”和“新神”相互集结,准备战争。影子随后替星期三“守灵”,在“水牛人”及其他的人的帮助下从死亡中复活,明白这次战争是“星期三”和“世界先生”欺骗众神的一场“献祭”。影子也重拾生活的意义,真正的活下去,劝说了众神和平相处。
所谓“影子”就是从身后走到身前,从迷茫走向光明,重拾信仰,勇敢的活下去……
他活着!他从来没有感受到这种实实在在活着的感觉,从来没有。
影子摇摇头,“我认为,我宁可做一个普通人,也不愿做一位神灵。我们不需要让别人来信仰我们,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他在长满青草的河岸边坐下,欣赏他身处其中的这个城市,心中想着,有朝一日,他要回家去。有朝一日,他要成立一个家,一个他可以盼着回去的家。他不知道,“家”是在一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获得的东西,还是只要你走得够久、等待得够久、期盼得够久,就最终可以寻找到的某个东西。
关于众神
虽然讲述的是“美国众神”,但其表现的正是一个充满新旧冲突、充满包容和独特性质的美国文化,这些神灵代表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习惯、信仰、生活方式,集中混杂在美国大陆上,有的延续下去,有的苟延残喘,有的被人遗忘。另一方面,各种“新神”代表着美国文化和科技的新兴力量,发展迅速而且充满了侵略性,不仅迅速的在人们心中取代了旧事物,更是将触角伸向了全世界,美国式的“神灵”侵略。
所谓“旧神”也可代表一个人的旧时思想,习惯和生活。“新神”代表新发展的各种新兴思想无论积极堕落的一面,两种“神”的相互代替碰撞包容,促成一个人的成长与完善 ……
“神是伟大的,” “但是人心更加伟大。神明来自我们的心,也将回归我们的心……”
当神被人们遗忘的时候,他们就会死亡。人类也会死亡。但是,这片土地依然会在。这里既是美好的地方,也是糟糕的地方。这片土地哪里都不会去。
关于信仰
人们有信仰,影子想,人就是这样。他们有信仰,但是却不会为他们的信仰而承担责任。他们用自己的信念造出神灵,却不信任自己的造物。他们用幽灵、神明、电子和传说故事填满他们无法把控的黑暗。他们想象出某种东西,然后相信它的存在,这就是信仰,坚如岩石的信仰。一切就是这么开始的。
这个时代怎么了?变得如此的富裕和冷漠……
只要能装出诚恳的样子,你就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这年头大家就是话太多。总是说呀说呀说呀。如果人们学会忍耐痛苦少废话,这个国家会变得更完美。你饿吗?
关于三代人的故事
……同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一代人,度过了,热情建设、饥寒交迫、狂热尊崇、极速前进的年代。这些岁月的刻痕也在他那深深的皱纹里留下印记。他有三个儿子,都是在这个国家最黑暗最狂热的年代里出生的,同时也磨砺了他坚韧的身心,一辈子这样艰难的走过来。只是时代越来越好,岁月似乎没有宽容他,仍然在中年时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去了最小的儿子,不知道他是怎样度过凄暗的那一段岁月。每当春去秋来,他总是把小儿子的坟墓“打扫的干干净净”时常去看望,他弱小的身影是多么的坚韧;晚年时,面对两个儿子的不和睦,不知道他在日常的沉思中怎样面对?他时常一个人的时候,闭着眼睛打盹,他应该是孤独的吧?面对儿子们的争吵反目成仇,他的心在流泪,帮着谁都会被说是错,不帮也是错。手板手心都是肉,什么事都要一碗水端平,可是他老了,坚韧的心也慢慢软弱了,他其实是怕的,他仍然在用旧时代的法则来处理这些关系,可是仍然固执的认为他所做的全是正确的,却没想到他的做法有失偏颇和失策。他就应该不问世事安稳的度过这最后的岁月,可是不愿。他就像“失落的旧神”,孤独而落寞,失去了他曾经拥有的权威和地位,残喘无望的活着……
……他活过了半个世纪,所见半生都在同艰难的命运作斗争,他从未放弃过所谓幸福的“家”。生活让他变的坚韧而奋进。年轻时,娶妻创建自己的家,那时生活艰难,熬过所有的不甘和痛苦,等待着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本来可以过上虽然贫苦却幸福的生活,可是第二个孩子的降生时,一切都变了,妻子“疯掉”了,周围人的谩骂与冷漠,所谓幸福支离破碎,连自己父亲也不问不闻,对待媳妇的各种恶毒,在往后的日子再也无法弥补。不知是他的软弱还是无能为力,眼看着这一切发生。他仍然默默地忍受着。周围人从施害者变成了同情者,同情他所受的遭遇,连自己所谓的兄弟也什么都想争,排挤他到边缘平,这些多么的可笑与荒诞。忍受过这些后,终于凭借自己一己之力逃离了那个困顿他几十年的老屋,修了自己的新家,可是生活也没有从此放过他,妻子永远的离别了他,只剩他孤独的活着……。经过这么些岁月,为岁月付出了那么多,生活也变好了,可是他仍然走不出来,仍然困顿,他的心被这个时代深深的伤过,可能是贫穷惯了穷怕了,在世人眼里消失的太久,他总是在刻意的去攀比,去羡慕那些“财富人”,总是在显示自己的了不得,来引发别人的关注,什么事情都不会深埋在心里。
……他在这近二十年的岁月里,一直以来都是众人标榜的好孩子,听话又懂事。不管是以前的学习还是生活,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因为他不想让人失望,可是却没有人懂得他真正需要的,只有他知道他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都看得出,周围人对他的同情与可怜,偶尔的时候他也觉得他们很是虚伪,但经过这些年了,都觉得无所谓了。经过大学四年的时光,他才真正试图和这些区分开,任然沉默寡言孤独。他不喜欢周围人及父亲替他想象的人生,那只是他们想要看到的,他也想过,如果自己选择那就得自己付出代价……他也为自己母亲的永远离去,而深深的愧疚和怀念……
一棵树都能引发两代人的争吵,看似平静的表面,暗藏波涛。一切都觉得可笑荒诞……
所谓父子一场,从未纯粹而敬重,看似完整,实则支离破碎。
所谓弱,不过是能用钱解决的纷争,却一无所有无能为力,还安慰自己不要如此拜金和势利。实在可笑……
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贫穷。没有贫穷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有经济萧条,也不会为人……那个词怎么说来着?就是像蟑螂一样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阴险?”“对了,为人阴险。”
你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中活动和生存,这个物质世界也必然会对你产生一定的作用。受伤会疼痛。同样,贪婪会让我们陶醉,欲望可以烧灼我们的内心。
- 没有绞刑架带来的恐惧,就没有绞刑架带来的公正。
- 他学会了一招,每当遇到什么恶心事时(监狱里总少不了这种事情),他就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 没有人会真正感到快乐,影子回答说,只有死亡带来永恒的快乐。
- 每时每刻都受伤,直至最后一刻把命丧。
- 许多人告诫彼此,说不要压抑自己的感情,要让情感自然宣泄出来,让内心的痛苦流露出来。这些话,影子听得实在太多了。影子觉得,其实也该好好谈谈怎么压抑感情。只要你压抑的时间够长久,压抑得够深,很快,你就不再有感情了。
- 我们已经远离我们的家园,远离我们熟悉的海洋,以及我们热爱的土地。在这世界的边缘,我们将被我们的诸神所遗忘。
- 这就是世界,真实的世界。就在这里,在这个盒子里。
- 只要你把某件事视为完全不可能,这件事就会从你的视野里彻底消失,哪怕它其实是存在的。
- 女人们能拯救她们的男人。而男人——像他这样的男人——他们的女人一旦死掉,他们也不会再活很长时间了。你会看到的。用不了多久,他变得神情恍惚,熟悉的一切都会随着她的离开而离开。他会开始对生命感到厌倦,整个人都憔悴下去,他放弃对生的追求,然后就死掉了。最后夺去他生命的也许是肺炎,也许是癌症,或许是心脏停止跳动。等你上了年纪,所有的激昂斗志都离你而去之后,你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 最悲剧的是我们过去听过这类不幸故事,我们无法让自己深陷其中。我们建起一层保护壳,如同牡蛎对待那颗带来痛苦的小沙粒般,用光滑的珍珠膜层层包裹它,好让自己舒服一些。我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自在行走、交谈和活动,让自己对他人的痛苦和不幸形成免疫力。如果他人的痛苦触动了我们,就会伤害和削弱我们,又或许会激发出我们内心的神圣善意。
- 身在黑暗中,人人不知所措,我有一盏小小提灯,可惜已被风儿吹灭,我伸出双手摸索你,希望你也如此,我只想与你一起,一起在黑暗中。——格雷格・布朗《与你一起在黑暗中》
今昔的明日乃是明日的昨昔。
美国众神(十周年作者修订版)读书赏析 第(2)篇文笔不错,别有一种韵味,能吸引我一直读下去,但吸引我的并不是对美国景致的描述、虽然作者关于“公路元素”的描写的确很棒;吸引我的也不是各路神祈的描写、因为毕竟也难以熟知各种文明体系之下的神话故事和人物传说、但“众神”的描述却也的确能带来兴奋感,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力的确很深厚。真正吸引我的是文中和字里行间的一种氛围和感觉,好似是一个渺小的个体不断追问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是什么”并且“为什么”,这种感觉之于我来说感触颇深。
而作者在后记和自传中说,对于这一问题,他“找到了答案”,我却不以为然。如果说美国仅仅只是来自各种不同文明体系和文化背景的“众神”的聚集地,那美国也就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了;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到大唐鼎盛时和尚道士穆斯林波斯人共处一地隔街相望,“中国众神”的情形也早已出现了。所以仅仅以这一点来概括美国的特征甚至是整个国家的本质属性,窃以为远远未及实质性内容,也不了解人类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已经波澜起伏反反复复过多少次同一故事了。但作者抛出的这个问题,以及目前美国所展现出来的姿态,的确饶有趣味而且也很符合这一答案。不过我印象更深的而且自己觉得更贴切的答案是书中的另一句话:“他们说那里是一个适合人类生活的好地方,但不适合神。”
美国众神(十周年作者修订版)读书赏析 第(3)篇这是一部了解美国的趣味书籍。
对于一个对本国历史都还没了解太多的我来说,这部关于美国众神的小说,可以说又是一个新世界。里面会说道很多欧洲的神,亚洲的神,非洲的神…各种稀奇古怪、长长短短的神名字,我都是第一次听说,也惊讶原来世人竟靠着想象力给自己创造了这么多神…但,却是不信他!或者说后来者并没有真正传承那份信仰…这也是历史不那么悠久的美国特色,也可以说是美国的一大优点…而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影子,从头至尾都有着一种神秘感,甚至说是一种大boss的神秘感。有时候我想他会是想象力之神,有时会是意念之神,或是承诺之神,或是梦之神…因为他在书中总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到最后他什么都不是,或许作者要说的你看到了什么,他就是你的影子,而你是神之子,同是也是神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