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做《过年,就是要坐绿皮车回家。》文章写的是作者回忆自己曾经每年过年回家都和绿皮车亲密私会的感受。写的那叫一个真情流露,那叫一个让人欲罢不能。作者我们大家可能都认识,他就是2017一季度极度畅销书《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的作者二混子,说实话,之前我一直以为二混子就是那种像暴走漫画王尼玛一样猥琐一样欠揍的那种,毕竟俩人画风差不多(我前两天发的那俩图就是师承二混子),直到看到那篇文,直到遇到那些字。二混子,与浪人相比多了点文化,与文人相比多了点幽默,多了点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简单通俗话的神奇的能力。本是一个靠画历史漫画起家的人,现在已经历史、地理、文化、经济、时事、汽车全都雨露均沾,然而无论讲什么都是用漫画的方式。他可以用漫画把爱因斯坦相对论画出来,三言两语就可以使一个完全不懂汽车的人去4s店完全不被人当成小白。战国七雄灭亡顺序不好记?来,跟着我念“喊(韩)赵(赵)薇(魏)去(楚)演(燕)齐(齐)秦(秦)”??如果大家信得过我,可以去搜索微信公众号:混子曰。绝对瞬间让你逼格大增。会吟诗(尽管都是勉强上韵的打油诗)会作画(尽管画风猥琐)而且深情起来的时候也完全不是盖的,长得据说还挺帅,我靠,一些萌妹新晋完美男神好不好。
好吧,我们今天不是来打广告的,如果以后有时间可以单独给大家安利一下混子哥,我们今天是要讲,回家,还是要坐绿皮车。
其实说这句话是需要底气的,因为它至少暴露了两点∶
(一)我是个没钱的做不起动车的穷屌丝。
(二)我TM本来就是没钱的穷屌丝,还用得着暴露了?耍我呢?你你你过来!
或许是能力不够,或许是阅历尚浅,或许是还算年轻,长这么大,我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也就只有江南和西安。有时候抱怨,为什么我的大学离家这么近,使我不能远远的离家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有时候又庆幸,还好离家这么近方便我可以随时回家;有时候叛逆,这次打死我也不回家,回家还得受气还得挨骂;有时候又很煽情,其实家里也挺好的,家是我们每个人的港湾……因为年轻,我们每天都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正是它们,我们才不失为一个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活力。
前一天晚上十点半到达南京,冒着被宰的风险找出租车司机带我去提前在美团上看好的旅店。司机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本来目测十块钱不到的车程让他收了20块钱。想跟他争论那一口令人匪夷所思的南京话又让你望而却步。行,到了旅店就好,纳尼??前两天刚刚倒闭?窝槽倒闭了你美团还开着?行吧,再找地方吧,由于时间很晚,各种旅店宾馆早已客满为患。那时候真的只有一个词儿:孤独。有一种孤独是,全世界的人都在家里或者宾馆休息,只有你一个在街边吹风。
半夜十一点的南京城,街上已没有多少行人,来来往往的开着大灯的汽车倒是不少,一个人徘徊在大街的人行道上,微风习习,皎洁的月光射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湖泊上,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哎哎哎打住打住,虽然当时那正是闲庭信步的好时光,如果身边再有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的话,可我哪里还有心情去欣赏这月上柳梢头、举杯邀明月的浪漫,因为我正面临着饥寒交迫、露宿街头的窘迫。
“哎,晚上没地儿住了吧,都这么晚了我家还有间房,就是有点破,凑过住下吧”“谢谢谢谢,多少钱?”
天价。
贵是贵了点儿,有地儿住就行,半夜过后,步行一小时找公交,然后一个小时的公交车程到达景点去爬山,爬山一小时下山一小时匆匆忙忙吃个午饭然后又一个半小时地铁到南京南站,半小时后到达一座曾经向往无比的江南小城,然后又转当地公交,转当地奔奔,再转当地公交,终于在晚上六点前坐上了从那座江南小城回家的绿皮车,回家。
心累。我来江南一趟,本想见见太阳。可见到的,却是一群嘈杂而又无趣的灵魂。
好吧,那已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绿皮车,那种原始的绿皮车更多的是上一代人的记忆,现在已经很少了,不过他们的兄弟姐妹们还在,普普通通的绿皮车,在头上放一个“快速”“直达”“特快”,就成了我们现在常见的普列。但车里边的设施是差不了多少的:一样的狭小空间,一样的闷热酸臭,馒头大小的电扇吹出来的热浪已经完全抵挡不了车厢里众多乘客群起而攻之的体温,泡面的芳香,汗臭的酸爽,再加上时不时从厕所里泄露出的什锦味儿共同构成了绿皮车里有机又统一的味道。
坐在这样的车里,真心不会好受,因为有一种丧心病狂的票叫做站票。所以就会有一群丧心病狂的人靠着他们顽强而又猥琐的肉身塞满了过道的每一寸空间。看吧,靠在别人座位上弓步的,蹲在地上横腰运气的,还有个别打工的大叔们躺在座位底下,再加上坐在过道两边座位上往外边翘二郎腿的,使你会在某一个时刻恨不得全部掐死他们。那个时候,就意味着你要上厕所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厕所就在十米以外而我TM死活过不去,这时候你不得不狂念口诀,哎不好意思去个厕所哎不好意思让一下哎打扰了我需要过去一下……好心的哥哥姐姐们会很快的给你腾地方,可有时也会遇到几个脾气不好的大哥“你TM烦不烦怎么又来了”
作为一个胆小又怕死的穷屌丝,我解决这类事儿的方法就是,不喝水,打死也不喝水,不行,泡面都不能喝汤。可有时也会有忍不住的时候,这时候我会诚心祈祷天使吹着号角来把我拯救,只要心够诚,天使总会到来,她们来的时候一般都是这样:“瓜子花生矿泉水,零食饮料要不要,来,让一下让一下。”每当这时候,我一定会很感激的看一眼卖零食的那个阿姨,然后她会激动地对我说,哎哎哎饿了吧渴了吧零食饮料来点?哦不好意思,我其实只是去上个厕所。
妈的,真是毫无尊严可言。其实,坐在本身就毫无尊严的绿皮车里,还计较什么呢?见车就让,见站就停。这应该就是那种最古老的绿皮车最大的特点了吧,晚点,这几乎成了开头不带字母绿皮车的标配。
可是,不管怎么说,回家,我还是想坐绿皮车,谈不上多苦逼,只是一种情怀。
就像那次从江南小城回家,晚上六点上了那趟列车后,意味着我终于结束了半年多来的奔波,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了。
不知为什么,回家的绿皮车上,泡面的味道就是比较香;
对面的大叔伸过来一只鸡腿虽然他长相猥琐以至于我不敢吃但大叔旁边的婶子递过来的瓜子我会磕上几个表示友好;
坐我旁边的姑娘虽然不算漂亮,但也挺养眼,而且很健谈有趣,陪她看了半晚上跑男最后还在对面猥琐大叔的撺掇下互加了微信,也算是一场艳遇。
毕竟是晚上,使原本应该很吵的绿皮车也变得安静。在晚上还没睡着的时候,每到一站,我都会下车去透透气,其实本不需要透气,只是为了以后可以跟就伴的吹牛说我去过那里,仅此而已。应该就是能力不够,我现在还在用这个小计俩来骗自己,要不,我现在也不会放着直达的列车不选而偏偏要倒一趟石家庄。
后来终于夜深人静,旁边姑娘的呼吸沉入海底,对面大叔的鼾声时断时续。我坐在靠窗的硬座上,抬头看向窗外,数着擦肩而过的列车,看着山间居民的点点灯光,发觉月光映照下的农田的水洼比哪里都透亮。这时候,心情也像沉入空灵的湖泊般会得到无比的放松,收回目光,喝口饮料,奋笔疾书,于是,我写过的最喜欢的那篇文章《那鱼·那鹰·那人》诞生了:
满途的雨水,模糊的痕迹,呆呆地伫立一步也不想往前走,哪怕等待,认真守护每个站口,只是不想错过,每一个,可能相遇的可能。
那天晚上我在车上许下一个愿望,希望以后我可以经常坐那种夜行的绿皮车,没睡着之前和周围人轻轻地闲聊,然后伴着一窗之外却不可及的夜景,喝点烧酒,写点文章。最后,安安稳稳地小憩,一觉醒来,长江以南已到黄河之北,换了天地。
这本不过是简单的小快乐,却因终于回家的喜悦而放大成了幸福。人说四季分明的地方容易记忆深刻,因为寒冷和酷热的天气常常伴着往事一并印在了心里。绿皮车也是一样,绿皮车里泡面味儿,汗臭味儿,厕所什锦味儿,所包含与代表的,是一个个脆弱又五味杂陈的全世界,而这种全世界,终会在我们心里刻成永久。
可以见到爸妈,可以见到小伙伴,可以回到家乡小镇,吃到镇上小菜,可以毫无顾忌的卸下所有防备与负担,可以任性的哭,可以放纵的笑,那种“再忍忍,终点站就是天堂”的期盼感和幸福感,简单而又强大,使绿皮车仿佛变成了得道前的苦修,而伴随着绿皮车的这一路故事,也终将会成为我们永久的记忆。
而我现在,正坐在从学校回家的高铁上,这是我第一次坐高铁回家,刚才又有一位漂亮的穿着制服的列车员推着小车路过,而其后面却再也没有一串急需拯救的尿急的灵魂。厕所的绿灯常亮,想上就上,乘客的素质也很高,这样的车里没有喧嚣,也没有过于浓重的泡面的味道。大家或在安静的睡觉,或在带着耳机追剧,或在看小说,或左左右右几个小声的讲话。列车与铁轨的摩擦声清新而奇特,可做催眠。这辆车会安安稳稳地把我送到站,就一个字儿,舒服。
可总觉得,和坐绿皮车回家的感觉不太一样。
列车到站了,别误会,这一站不是我家。我已经说过了,我不是石家庄人,我来自中国皮(霾)都。
[img]http://m.qpic.cn/psb?/V14XLEtk4X2Qfa/.00Sy8zNuITm5wrXZ1H0tqJ0CE0kBcpGl2PyHFR0maI!/b/dCABAAAAAAAA&ek=1&kp=1&pt=0&bo=oAU4BAAAAAAREL4!&t=6&su=0103347745&tm=1496235600#sce=63-1-1&rf=v1_and_qz_7.1.5_288_lssj_a-2-9[/img]
走吧,去倒大巴,哎呀庄里好热啊,先去买个河北特产炒奶果解解渴消消暑。
端午,就是要回家吃粽子;
回家,还是要坐绿皮车;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2017年5月27日
秋岚儿 于回家路上。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如果春秋战国是一个班级,一切都好理解了。记得以前读史记的时候,虽然觉得很精彩:问鼎中原,春秋五霸,信陵君,春申君,伍子胥灭楚,勾践卧薪尝胆,秦始皇统一天下等等,读完后我能够记得起这些人物的成就和事迹,却又觉得有点遗憾,为什么呢?为什么春秋就一定要争霸呢?而战国就变成了吞并呢?为什么项羽力能扛鼎,却最终输给了市井无赖呢?二棍子用一个班级的模型来形容这个时代,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周老师是的空壳,剩下各位杰出政治代表争夺班长,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争霸故事,中间伴随着楚秦同学的崛起和较劲,或许比较草率,却很生动,这是我的第一想法。而刘邦和项羽的问题,我说一点个人的想法,项羽是个将才,冲锋陷阵,万夫不当;刘邦却是个帅才,善于用人和赖皮,所以刘邦虽然从未赢过项羽,仍然能撑下去,而项羽太幼稚了,才有垓下别姬,乌江自刎的悲壮。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因为性格吧!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这么看历史,有意思!上学时觉得历史好像就是时间和事件,枯燥没兴趣,而读完混子哥的漫话,发现换一个角度历史其实是人的故事,所以历史才能是镜子。再就是这种形式很适合我这种小白构建历史认识框架,期待继续,把中国史串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