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番外篇:中国传统节日(独家定制版)》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1-01 01:59:25 读后感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番外篇:中国传统节日(独家定制版)》_精选读后感600字

看完本书的最大感受就是传统节日多是经过漫长的文化演变而来,存在节日融合和假期变迁现象。其产生多和节气和劳作周期相关,而推广则受传统迷信、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很大。读了本书知道了农历是阴阳合历,而不是纯阴历,对二十四节气的记忆也更深刻了些。
下面是一些摘要简记:
春节,正月初一。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历史悠久,但“春节”二字是在民国时才出现的,与之区分将公历新年叫做元旦。
元宵节,正月十五。起于汉朝,因与道教天官上元生日相同,在唐朝得以大力推广,古代风俗类似情人节。
清明节,4月5日前后。经过唐宋两朝融合了上巳节和寒食节的风俗。
端午节,五月初五。起源于上古先民祭龙祖,加上夏至的祛病防疫风俗,又引入很多历史人物故事和地方风俗组合而成,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屈原只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
七夕节,七月初七。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由自然天象崇拜演变而来,原为女儿乞巧的节日,现代商业推销变情人节
中元节,七月半。天气转冷,阴气生;印度雨季过后的佛教盂兰盆节;道教地官中元节
中秋节,八月半。普及于汉代,盛行于宋朝以后。天象崇拜
重阳节,九月初九。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由丰收祭祖而来
腊八节,腊月初八。由腊日节,祭灶节融合而来,因和佛教的“佛成道节”重叠得以大力推广
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1-4(独家定制版)》_读后感_1700字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世界史(套装共4册)》_读后感_500字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3》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_读后感_600字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后感_900字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后感_12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