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书赏析(3)篇

2019-07-03 00:54:18 读书赏析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作者:张宏杰
本书内容主要写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作者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同时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之前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毫不为过。乾隆时代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稳定,养活了数量空前的人口,奠定了今天的版图。但是,作者从更深的层次看到,表面的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危机。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书赏析 第(1)篇

其实最感兴趣的是明史,代表着中华历史走向承上启下的一个节点,既继承了中华几千年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又为清朝的统治制度开拓了模板。清朝的闭关锁国,与丞相制度的缺失,也是完全继承了明代朱元璋所制定制度,乾隆甚至认为这是朱元璋所创立的最好的制度。几乎所有现代历史学者的书籍中,提到朱元璋,都会强调他的农民出身,他与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的差距,也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出身对一个人格局与视野的重要性,而古代中国,帝王的格局与视野,也决定着帝国的走向。看过很多现代历史学者的著作,大部分虎头蛇尾,前半部分考证精细,后半部分敷衍塞责,张宏杰博士在我看来算得上是能够沉下心来做学问的学者,并没有让我读到后面觉得扫兴,只是觉得遗憾的是,若是再继续写一部分关于嘉庆皇帝如何给这个“饥饿的盛世”做扫尾工作,对我而言就更好了。盛世的遗憾,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盛世无限向往的遗憾,毕竟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百年后也落得“十全天子骨难全”。颓废是一种美,遗憾何尝不是。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书赏析 第(2)篇

乾隆皇帝拥有多重角色。他既是卓越的政治家,高明的军事家,又是资深收藏家,涉猎广泛的学者,同时还是作品最多水平不高的诗人,平庸却自负的书法家,伟大的旅行家,出色的射手和猎人。他的真实形象,与野史传说实在风马牛不相及。

他的性格非常复杂。他情商很高,风度翩翩,很善于讨取别人的欢心,常使人感觉“蔼然有春风和气”;他又高己卑人,内心深处很少有瞧得起的人物,施政过程中经常峻烈严酷,刻薄寡恩。他为人节制,平生饮酒不过数杯;他又穷奢极欲,花起钱来如沙似海。他富于同情心,常常因民生困苦而潸然落泪;他有时又像野兽一样野蛮,制造了一起起惨绝人寰的文字狱,甚至在战争中进行种族灭绝。他早年富于自知之明,谦虚谨慎,把盛世推上了顶峰;晚年却刚愎自用,自我膨胀,听不进任何意见,亲手毁了这个盛世……

历史上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有如此多的侧面。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书赏析 第(3)篇

究其根本,也许是人身上的奴性为王权的存在提供了温床。

换一种方向想,辖制别人的人也是可怜的,不自由的。一个生命,当他努力去辖制别人别人的时候,同时恰恰失去了自己生命本身的自由。想辖制全天下的的人,他恰恰成为世上最大的奴隶。

同时他带给中国人的精神桎梏是直到现在也无法完全抹去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