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读书赏析(3)篇

2019-07-04 00:50:38 读书赏析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作者:彼得·考夫曼
他是巴菲特的导师与人生合伙人,他是当今最伟大的投资思想家,他是伯克希尔·哈撒韦51年间19.2%年复合增长率的奇迹缔造者。理解商业社会和投资本质,必读这本书!本书全面收录了查理·芒格的个人传记与投资哲学,以及过去20年来芒格主要的公开演讲和媒体访谈,是每一个投资者不可不读的必备工具书。查理·芒格在商业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独特思维方式,他对商业伦理的“洁癖”,他对终身学习的强调,可以给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带来启迪。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读书赏析 第(1)篇

穷查理宝典爱之初体验

(温馨提示,全文近7821字,估计会耗时15分钟)

关于本书:

书名模仿于查理芒格最崇拜的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穷查理原本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笔名,查理从此书中获益甚多,很多格言被他真正用到工作生活中。穷查理宝典也许正是传授我们查理从穷到富的逆袭智慧。他把这本书当做一把利剑,每次演讲结束后都会借用《天路历程》那位真理剑客年老之后唯一想说的话:我的剑传授给能挥舞它的人。如果你是读过这本书的人,也许他更想像召唤师峡谷里剑圣那样对你说:我的剑就是你的剑。

从书籍的内容来看把书名改为《查理芒格讲稿集》更合适,因为主收集的十一篇在各高校等不同场合的发言稿占了全书62.26%的篇幅,其他算是有相关的花边。查理芒格说:我并没有兴趣自己写一本书。再说了,写书要花很多精力,那不是我这样七十几岁的人应该做的。我还有其他许多事情要处理,所以我不会去写书。但对别人来说是绝好的机会。如果我发现有聪明人愿意正确地完成这项任务,我会为他的写作提供资助。虽然不是亲自写成,但是他们本人对本书的大力支持可见一斑。如果你习惯于阅读电子书我强烈不建议买纸书,纸书太过于花俏,过于豪华的纸张和排版、插图等完全是没必要,有点凑篇幅的嫌疑,或者是因为这样才让读者觉得本书是如此珍贵,可能这些运用了查理芒格的心理学营销知识也不说定。这也使本书卖到了上百元的价格,但是本书远超所值N倍。

正是因为本书演讲稿占多数,且不是为写书而写书,所以涉及的内容之丰富正是宝典之所在。查理芒格是一个企业家,投资家。但是你会发现他讲的往往是心理学、数学、物理学、工程学、化学等等知识,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的学科知识,让查理芒格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的多元思维模型得到了lollapalooza(查理独创效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得到的结果远远大于是几种力量之和。)核聚变效应,让他成为举世瞩目的知识和财富同比富有的大富豪。查理的兴趣非常广泛,他对硬科学和软科学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研究,通过融会贯通,形成了原创性的、独特的芒格思想体系。

也许不看这本书你根本不知道查理芒格何许人也,但对沃伦巴菲特如雷贯耳。确实如此,大部分原因是查理芒格为人处世极其低调。如果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看成北京奥运会场上的邹市明,那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只是人们习惯在获胜时举起别人的右手罢了。巴菲特说查理是他的启蒙老师,“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少了他不可能如此成功。而查理说,没有他巴菲特的业绩一样如此漂亮。毫不夸张的说,这样的赞美和谦让是世界上最真诚的。

关于查理:

1924年1月1日出生于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记忆力超好,兴趣广泛,酷爱学习,是个博学家,尤其喜欢人物传记,偶像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离过婚,丧过子,有八个子女。当过巴菲特爷爷杂货店的学徒,先后就读于密歇根大学,一年半后退学,在1943年1月份加入了空军部队。服役期间,他先后入读新墨西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并在1944年1月以空军少尉和气象学家的身份毕业。退伍之后,他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得了一个法学学位。这位今年已经94岁高寿的老人,在过去的45年里,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查理的好朋友李录在序言写道:若孔子重生在今天的美国,查理大概会是其最好的化身。若孔子返回到2000年后今天的商业中国,他倡导的大概会是:正心、修身、齐家、治业、助天下吧!这点比较认同,如果美国有个像我们一样评历史完人,我想查理芒格肯定是其中之一。

关于学习

查理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我觉得再加两个字,他是长了两条腿的百科全书。

他推崇跨学科学习,从硬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四门学科)到软科学(即后来的心理学,经济学,投资学等等后来学科)的核心知识学习应用。成为通才,而不仅仅是专才。用多元思考模型(查理说有100种)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思考盲点,避免铁锤人倾向。书中常出现一句话: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像钉子。你要想你拿的是神笔马良的笔,那你就不得不博学博学再博学。查理是极其提倡终身学习的学习者和实践者。而西塞罗就是他终身学习的榜样。乔治·路易斯·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我希望是图书馆的模样。他比查理芒格更厉害,到了天堂仍不忘看书学习。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空袋子很难竖起来。”你腹中空空,哪来出人头地,哪来顶天立地?有本书叫《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那些书都不读的,更别妄想了。暂不论会不会读书,我始终相信量变引起质变这个简单朴素的哲学道理,也许有人天生就会读书,但只要不是你,你暂且就什么书都读。不读无用的书怎么知道它无用,不学无用的知识怎么知道它无用? 再说有用无用不是绝对的,一定是受限于“五何原则”,即何人因何故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查理说:“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孩子们,这种习惯对你们很有帮助,特别是在你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时候。”这段话似乎就是在说,当你不知道读什么甚至怎么读的时候你就暂且做一个读书的机器,每天收获一点点,从长期来看,就是它是有规模效应和较高收益率的。

叔本华说:“一切重要的图书都应该立即重读。”古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倒不认为硬要读百遍,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掠它千百遍。书读一遍,就像暗恋。书读两遍,好似初恋。书读三遍,其义浮现。书读十遍,其义自现。当然视个人情况而定,但我想大多数都不是那个个人,所以好书至少重复读三遍。像《道德经》《红楼梦》《国富论》《资本论》《经济学原理》等这些书读它十遍都无妨,且大益。

查理经常讲一个故事:普朗克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到德国各地作演讲,每次讲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关于新的量子物理理论的,时间一久,他的司机记住了讲座的内容。司机说:“普朗克教授,我们老这样也挺无聊的,不如这样吧,到慕尼黑让我来讲,你戴着我的司机帽子坐在前排,你说呢?”普朗克说:“好啊。”于是司机走上讲台,就量子物理发表了一通长篇大论。后来有个物理学教授站起来,提了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演讲者说:“哇,我真没想到,我会在慕尼黑这么先进的城市遇到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想请我的司机来回答。”对此他总结道:知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普朗克知识,它属于那种真正懂的人。他们付出了努力,他们拥有那种能力。另外一种是司机知识。他们掌握了鹦鹉学舌的技巧;他们可能有漂亮的头发;他们的声音通常很动听;他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实他们拥有的是伪装成真实知识的司机知识。

所以读书学习不是耍杂技,更不是变魔术表演,更不是硬生生照搬,你照葫芦花样的能力一流,但是那可能更多的是表面技巧,你实实在在学习了多少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才是关键。我很害怕把书当成避难所,为了逃避现实;把书当成娱乐场,为了消磨时间;把书当成筹码,为了炫耀。电子书及大地方便和便宜了读书成本,我们可以说微信读书所有读书软件里面最好的,但这个最好也可能是最坏的,小心炫耀和攀比无形中害了你。每读一本书,我都必须写写由读一本书激发的感想,现在已经成了习惯,成了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许这是最直接最简便地检验读一本书的收获了。

德国谚语所言:“我们老得太快,聪明得太迟。”时间其实是匀速的,并非光阴似箭,而是我们聪明得太迟。和时间赛跑你一定能跑赢,你只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而学习就是最正确的事情,终身学习就是终身跑在时间的前面。我们的一切其实就是时间罢了,你想要任何东西只要时间足够长,你都可以得到,仔细想想是不是?

关于投资:

投资是查理的终身学习的一大产物,可以说查理所有的学习得到最好的结果就是通过学习所获的知识去获得的投资回报。你可以说全书都是为了投资的目的,所以都是服务于投资的。这里就讲几点核心观点,查理说投资窍门就在于买进那些优质企业,然后进行长期投资。这也就买进了你可以设想其惯性成长效应的规模优势,就是查理所说的坐等投资法。尤其推崇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的概念。他不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他把市场当成一个每天都来找你的躁狂抑郁症患者。有时候,“市场先生”说:“你认为我的股票值多少?我愿意便宜卖给你。”有时候他会说:“你的股票想卖多少钱?我愿意出更高的价钱来买它。”所以你有机会决定是否要多买进一些股票,还是把手上持有的卖掉,或者什么也不做。股市就像一场充满胡话和疯狂的赌博,偶尔会有定错价格的良机。你们可能没有聪明到一辈子能找出1000次机会的程度。当你们遇到好机会,就全力出击。就是这么简单。

关于成功: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但理性成了查理最推崇的建设性因素。有位漂亮的女士坐在查理身边,问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他的成功,而且不幸的是,这位女士非要查理用一个词来回答。他当时准备了一通几个小时的长篇大论,但是女士强迫他用一个词来概括,于是他说他很“理性”。这可能是他成功的最大促成因素吧。还有总结说他成功的两大原因是出乎其类的思考方法和拔乎其萃的工作伦理。成功这个话题太宽泛而且讨论也没意义。因为我始终相信成功是复合型因素促成,个人天赋成分和环境等因素占了大半,而且一定是源于积累,始于足下。成功不可模仿,除非你相信你的成功是模仿来的,而不是自己奋斗来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学习,认知他们的认知,思考他们的思考,获取自己的成功。

未完待续,因书评字数限制,请看下一篇……

写于2017年12月28日——29日,19:57毕。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读书赏析 第(2)篇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智慧书,“导师查理”教导如何让人变的更富有智慧,有了智慧避免性格缺陷,自然会富有。

查理效仿榜样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综合提出一系列关于人生、学习、生活的经验和道理。

第二章、第三章、查理十一讲,都是我现在需要关注的问题的答案。

本书蕴含太多人生哲理以及该做的事,不再一一复述。关于投资的篇幅许多举例和经济和会计专业词汇不了解要学习相关知识再重新阅读。不光要学习查理的知识,查理的性格品质也值得效仿,独立思考、有主见、乐善好施、待朋友仁厚、专注、有兴趣以及。这些都是查理投资和生活的辅佐。难怪查理说有些人先天性格不适合做投资,在他和巴菲特身上体现出的品质能够窥见一二。这本书是适合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出来重新阅读和学习的,温故而知新,像是查理的检查清单。作者是专门对查理进行了记载和陈述,可以找一下查理推荐书籍里关于巴菲特的传记阅读理解,了解这对知己的相似之处,也能加深理解。查理说巴菲特和他很像,早些年也是经由一对共同的医生朋友牵桥搭线认识。性格品质相近的人像是似曾相识,旧友归来。

正确的热爱和学习榜样,以换来自己的进步。

借用查理的话:你不需要聪明多少,你只要每天起床比昨天的自己聪明,比在大多数时间段别的聪明的人更聪明,你的人生就会过的很好。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读书赏析 第(3)篇

读沃伦巴菲特的书的时候,为那种敏锐和果断,特别是依据规律的纯粹所折服,那本书除了抄录一些经典,几乎无法有太多的自我的思考,主要在于,没有看到依据规律做事所必须面对的琐碎的细节,和周边的照顾的办法。读完巴菲特的书的时候,只是心存疑问,但并非像现在这样清晰疑问为何。那时只是模糊的感觉。也没有注意到还有查理。查理芒格这本书刚开始读,就有一种那个模糊的感觉清晰起来的感觉。越读这种感觉越明确越清晰。以至于惊讶自己竟然可以在知道观点的情况下,读完这本书。沃伦巴菲特的背后有一个同样了解规律,但更注重琐碎的细节落地的查理芒格。做事需要对规律的把握,需要敏锐和果断,需要琐碎的细节落地,需要周边照顾的周到。沃伦巴菲特和查理在共同的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的基础上做了分工,缔造了奇迹。所以有三种选择,1-一个人拥有这些;2-找个搭档分工;3-可以和约翰组队;现代社会,第三种方式是现实的,实际上人类一直这么走过来,沃伦和查理比较经典而已,虽然查理在这本书里反映出自己对于周边的照顾能力,但我很怀疑他们后边还有一个“约翰”。问题是:我是谁?n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