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己巳

2019-04-04 07:40:27 百科
己巳

己巳

己巳为乾支之一,顺序为第6个。前一位是戊辰,后一位是庚午。纳音为“大林木”。论阴阳五行,天干之己属阴之土,地支之巳属阴之火,是火生土相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己巳
  • 本质:乾支之一
  • 顺序:第6个
  • 前一位:戊辰
  • 后一位:庚午
  • 天干之己:阴之土
  • 地支之巳:阴之火

己巳年

中国传统乾支历的乾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6年称“己巳年”。以下各个公曆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9,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6,除以12的余数是6,自当年正月初一起至除夕止的岁次内均为“己巳年”。
乾支纪年起算自二十四节气之立春,而乾支纪年又是乾支历的纪年方法。历代官方曆书(即黄曆)皆如此。农曆只是借用乾支来纪年,其一年的範围在正月初一至除夕内,此点并无争议。而农曆和乾支历是两种不同的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由于民国后使用了公曆,不少民众包括极个别所谓专家在曆法知识上的欠缺,所以两者常被混淆。
乾支历是以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曆法,是中国所特有的阳曆。它以立春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乾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自古以来,乾支历一直为官方和民间所普通认识,套用于天文、风水、命理、选择术和中医等学科上,并为历朝官方曆书(即黄曆)所记载。以清朝官修史书《清实录》为例,书中的乾支纪年均以立春为分割点:如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之第十七册,乾隆实录之第九册,第573页,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实录》的记载是:“庚戌。是日癸未年立春。”另见清代《红楼梦》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这里更是明确地指出乾支历在纪年纪月时的转换点。

己巳月

乾支纪年的天干为甲、己,当年乾支历的四月为己巳月。在曆书上与农曆同时标注时,如遇闰月,则闰月不标记乾支月或重複标记,其乾支与上月相同。
天干地支图天干地支图
2014年5月5日--2014年6月5日,甲午年巳月
2019年5月6日--2019年6月5日,己亥年巳月
2024年5月5日--2024年6月4日,甲辰年巳月
2029年5月5日-2029年6月4日,己酉年巳月
……
乾支历使用节气划分月份的方法,相应地则是公曆年份尾数为4、9,立夏和芒种之间的月份为己巳月。
两种算法有各自的适用範围,前者被称为“正月建寅”,自夏朝就被确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传统曆法文化的一部分。
乾支纪月以节气月为基础,不是以朔望月为依据。只因农曆是一种阴阳合曆,月相的变化规律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年”的时间。“年”是以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为根据订立的。农曆上的“年”是通过设定闰月才能与实际上的“年”在时间上相适应,所以农曆的“年”只具有曆法特徵,不具备客观特徵。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