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读书赏析(3)篇

因为金岳霖,冯友兰,陈寅恪等大师的缘由,近几年对西南联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着对西南联大的兴趣有幸翻开这本巨著,利用两个月的工作之余读完此书,不好评说这七十多个小时的倾注我得到了什么,这是一段从正统教科书中难以看到的历史,胡适等大师们毕生所追求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从这部书的出版得以彰显,我们这代人踏着先辈的皑皑白骨行至如今,看着书像是在听很久远的故事,但这是我们的近代史,是我们爷爷辈经历过的生活,是我们新中国的艰难诞生史。
这是一部代入感很强的著作,在它的文字里你能看到那些学贯古今的大师们年轻时潇洒倜傥,学富五车推开国门立誓为国效力的决心,经历着他们一路南迁尝尽苦楚,饱受战争的无奈,也为他们因为在动荡改革下悲惨的晚年而悲愤落泪。
书中太多的场景令我感怀叹息,傅斯年在即将离世时一边写作一边同其夫人在灯下的交谈“我快点把这篇稿子写完,交由出版社,稿费拿到后你去给我做个棉裤,现在穿着单西裤着实冷了”那时他是一院之长啊! 连条买裤子的积蓄都没有。
胡适先生的夫人江冬秀因为胡适年高多病,便从美国到台湾进行照料,看到先生每天的早餐只有稀粥个咸菜,便要求加点营养,也是因为没有积蓄,被先生严词拒绝。先生去世时,其妻看到30万人自告送先生最后一程的场面,在屋内透过窗户对自己的儿子说“做人到你爸爸这样的程度,真是不容易啊”
陈寅恪,吴宓等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心血,最后在晚年文革期间却遭到那样得惨绝人寰的对待。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啊!三千年未有的乱世。掩卷,我感动和敬佩于大师们对待学术的孜孜追求,也为他们生逢乱世的不幸感到悲痛惋惜。人,原来没有吃不下的苦。
我们生在这么好的时代,每天吸允着和平的阳光,已然没有抱怨和不思进取的理由啊。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读书赏析 第(2)篇周六一口气看完了剩下了的两千多页,文革期间。
知识分子一网打尽,高等教育一败涂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朝鲜人民如果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金家政权势必不保。
无奈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考,一旦拥有,便难自弃。意志上若无法消灭,便从肉体上摧毁!
夜来一梦,一齿无故落,缺口血腥,心中惊疑不定,40+开始落齿,不寿之兆,定是得了大病。醒来牙齿俱在,深自庆幸。
浩劫中的知识分子却无此幸运,噩梦日复一日,如是十年!
这段历史应该被知道,能懂得今天从何而来;应该被铭记,为了明天不再重演!
呜呼哀哉,尚飨!
听与阅读结合,前后断断续续两个多月,才读完了这本记叙我国民族精英大师们的史诗般著作,为我们国家曾经拥有这些学识渊博、人格高尚和理想远大的大师们而骄傲,但更为他们中很多人在政治运动中,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所遭受的人格摧残、精神与肉体的折磨之后含冤而死的经历而沉痛。当读完整书时,不仅仅是心情沉重,而是撕心肺裂的感觉。他们的遭遇,让我深深慼到,文化革命将人性中最丑陋和邪恶的部分挖掘和暴露出来,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不仅仅摧残人们精神和身体,而且削弱了我们国家文明的基础、扭曲了人们对事物对社会理解的原则、打击了大批忠诚爱国的知识份子,并逼迫他们中的很多人走向了不归之路。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我们不希望这样的历史再度重演,相信也不会。感谢作者将真实的历史还原,让我们了解了在我们国家山河破碎的日子里,这些民族精英大师们是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以坚强的毅力和独立的思考精神,仍不放弃追求与贡献,而继续攀登学术的高峰。他们的名字和精神永远不会被忘记,也不应该被忘记。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读这本书,了解真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