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读书赏析(3)篇

这本书有意思,书的正文称之为序言,而称之为正文的只能算是尾声。 主人翁李雪莲脾气也是够犟的,为了讨回“公道”上访了20年,第一次上访的时候因为机缘巧合被重要领导拿出来说事,结果牵连那么多人,而且后来成了省里市里县里的噩梦,想想也是醉了。 书中反复提到的三个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因小失大,重点就在这个小字上,也在反复的提到为什么这个小事就成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芝麻变成了西瓜?蚂蚁变成了大象?有这样的说法,越缺什么越说什么,比如一个人说:我从来不说瞎话啊,本身这句话就是瞎话。正是这些人没有把重点关注到这些小事上,才会不停的念叨,不要因小失大啊!所谓的做人民公仆,关心人民疾苦,说多了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不会再去想到这些话到底什么意思。忽然想到另外一个词,叫做“臣冒死谏言”,第一个发明这个词的人,我有理由相信他是个很大的忠臣,一句冒死谏言体现了他为公不顾私的气节!但这就给后来人带来了极大的难题,给皇上上奏折的时候加上这句跟不加这句好像是有一些区别在里面的,慢慢的大家都把这句话挂到嘴边,那这句话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读书赏析 第(2)篇轻描淡写,说出的却是我们国家最突出的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上访者真的数不清,但他们也是人民呀,代表们代表的人民中把这些人都自动移除了吗?上访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手段,是为了让政府和人民来一起更好的解决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解决问题是靠政府和人民一起,而不是把上访的人民看作是政府甚至是国家的对立面。好像他们选择了上访就是在破坏国家稳定,是为了让某级政府怎样怎样。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大多数上访人员都只是希望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除去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冤屈。在这个过程中是会给所管辖的政府造成压力,这个压力也是上级领导希望能妥善处理好这件事情,可有些人就是把这看作是和自己过不去,和自己的仕途过不去,造成了永远把上访群众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这样下去,上访的群众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希望那些把上访群众看作是敌人的政府人员的人能认识到我们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分享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读书赏析 第(3)篇一开始我和书中的“腐败官员”一个看法, 觉得李雪莲就是个没怎么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思想狭隘,顽固愚昧,看到后来,才感觉自己才是被大环境所污染并妥协无为的人。李雪莲的固执来源于内心的正直,只有坚定不移的原则才使得其可以坚持二十年,看似文化程度不高的她却比好多知识分子想得明白,是黑不能变成白,是假不能说成真,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如果气节原则都可以放弃,那同咸鱼有什么区别!n书中马文彬也让人印象深刻,作为领导深知用人之道,说话之法,只可惜差一点坚持就成功的事情毁在自己手里,也反映出坚持到胜利才是停止的时候,在那之前放弃就等于从来无作为。李雪莲的结局不算是美好的,只有这样的结局才让人深思,不过也没有在桃园里死去,也给人一点安慰不尽是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