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一杯浓茶,一首轻音乐,就这样在书桌前,两个晚上读完了这本书,跟夏昆老师一起,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其实一直以来都认为唐诗是最优雅的文学,用最简短的文字描绘最真挚的情感,记录最宏大的场景。之前读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耻于自己肚里墨水不足,对于唐诗的了解更是了了,恰巧同时又读了夏昆老师的《中国最美的语文》。根据夏昆老师的安利,便读起了这部书。
夏昆老师基本按照唐朝的历史发展轨迹来介绍这些诗人,从初唐四杰,到盛唐时期的边塞诗田园诗,直至晚唐时期的小李杜,娓娓道来,果然像是漫步云端,读起来舒适,从容,惬意。
作者通过讲述诗人们的生平经历,介绍了部分优秀作品的诞生背景,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他们的作品,并从这些作品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只有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才能客观评价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得意与失意,张狂与落魄,见证他们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自由自在的张狂,或恃才傲物的豪迈,更有如柳宗元与刘禹锡那般伟大的友谊。
另外有一番感慨的是,之所以唐诗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实在离不开唐朝帝皇们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宽容,“在李氏集团统治的二百九十年内,没有因文字触犯忌讳而被判罪的,更没有被杀头的,即便是讽刺了皇帝,揭了皇帝的短,也都只算小事一桩。在封建制度下,这是唯一一个政治气氛如此宽松大度的朝代”。社会对于人性的解放,给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与繁荣。
读唐诗的时候非常适合朗读出来,每一首诗朗读几遍之后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来自不同感官上的刺激还是很不一样的。
最后希望大家都不要遗忘这块中华民族最绚烂的文化瑰宝,有好看的唐诗宋词图书也欢迎朋友们推荐给我,谢谢大家。
凌晨两点多了,大家晚安。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高中时甚是喜欢语文课,最喜欢老师讲诗。而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特别有才华的人,他不但讲诗意,他还讲一大串与诗人有关的奇文趣事,能把一首诗的背景诗人性格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不光说,是那种带入感情的说,讲到有趣时自己也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而我也是听的入迷,对诗歌也是兴趣大增。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讲王勃那篇《滕王阁序》,说王勃啊本来是回去探亲的,路过滕王阁,听说阎都督要为滕王阁作序,邀请上层文人名流来作序,其实目的想要夸赞自己的女婿,而王勃年轻气盛,不懂这个潜规则,喝着酒,大睡一觉,起来提笔就写,一气呵成,气死了那个滕都督………当然他讲的比我有趣。这样一讲起来,我甚至还能记起老师讲他的音容笑貌,以至于他最后的那个疑问,就是说王勃这一睡是真睡呢还是酝酿诗集?!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名气也是十分大的,是一个明星班主任。
今天看完这本书,以至于我怎么找到好多我们当年语文老师讲的影子,也是十分亲切。唐朝多诗人,也多狂人。我喜欢王勃的狂,喜欢李白的豪迈,喜欢杜甫的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喜欢山水诗人孟浩然,喜欢诗贵李贺……在这些诗中,体会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我享受于言简意赅的诗句所呈现的诗意,表达的感情,并为之沉醉。
到后来,我遍喜欢了现代诗,席慕容,海子,徐志摩……当年还有模有样的抄写背诵,当然现在再看,就缺少那样的激情了。现在只是享受看这类书,细细品味!
总之这本书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初唐到唐末的大部分诗人,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金句经典的诗,也十分详细的叙述了诗人所处的境况,遭遇衔接有致,通俗易懂。喜欢看唐代或者想了解唐代诗人的,推荐看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在读夏老师《中国最美的语文》时,就被大胡子夏老师渊博的学识、智慧的思想和优美而动人的文笔所征服。在书中得知他还著有此书,加上自己对古诗词的偏爱,心中不免窃喜,后续有的读了,不用担心“断粮”。其实在茫茫书海里找到自己爱不释手的书,挺难!一旦有缘遇见对自己胃口的书,那怦然心动的感觉就无法自持。
凭着一首首古诗,一位位诗人和夏老师这位好导游,我们才得以在大唐的无限河山中悠然漫步。一会儿身处山乡村野欣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淡,倏地又徘徊于繁华的皇都,感受“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的热闹;一会儿处江湖之远,对对百姓的凄苦命运寄去同情,忽地又居庙堂之高,为诗人遭贬谪而愤愤不平。前一会儿还在微雨的早晨“劝君更尽一杯酒”为好友送别,下一秒就疆场“不破楼兰终不还”为国征战驰骋。
……
正如夏老师所说“在唐诗的江山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史上很少见的一个充满自信和豪迈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精神只有在诗歌这种充满灵性和血性的文字里,我们才能够感受到那久已远去的灿烂和辉煌。”诗词的世界如此丰富,如此美丽动人,那就让我们在诗词的世界里孤独漫步吧!
感谢夏老师!更感谢所有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