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女友(HBO同名热剧原著)」读书笔记赏析
11月28日,HBO同名电视剧开播,开播不久便入选《时代周刊》2018年度十大剧集,豆瓣当前评分9.4分。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部,讲述了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已经功成名就的埃莱娜接到莉拉儿子的电话,说他母亲彻底消失了。埃莱娜想起莉拉对自己命运的预言,于是她写下她们一生的故事莉拉和埃莱娜从小形影不离,彼此信赖,但又都视对方为自己隐秘的镜子,暗暗角力。莉拉聪明,漂亮。埃莱娜既羡慕莉拉的学习天赋和超人的决断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家人不支持莉拉继续求学,埃莱娜则怀着对朋友的关爱、嫉妒和理解,独自继续学业,却始终无法面对和莉拉竞争的失落。十六岁的莉拉决定嫁给肉食店老板,在婚宴上,她发现了丈夫的背叛。埃莱娜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为前途担忧,也因对思想前卫的尼诺产生朦胧好感而彷徨。
「我的天才女友(HBO同名热剧原著)」读书笔记赏析
怎么说呢,原本先看到书评区最火热的书评,看了一遍觉得似乎挺有说法,出于好奇就翻到另一方的书评也对照了一下。看着看着就有点想笑,单纯的看反驳的那篇断章取义的说法,确实显得很理直气壮,甚至这位读者在书评里谈起了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然而原书评里最初表达的观点只是她不喜欢这本书,不喜欢这个故事,说出了自己不喜欢的原因而已吧。看那篇被回应的的书评,我很纳闷,并没有看到对方说这个故事“不够好”、“这不是一本好书”。然而在这篇专门的回应里,通篇居高临下的讽刺恕不敢苟同。前半部分介绍自己读到书的背景,在意大利上现代意大利课读到的?怎么?有什么不一样?读到一本书了说一下自己喜不喜欢还要思考一下自己是怎么读,在哪读的吗?那我在火星上宇宙学课程后,读三体给出的书评就更加有力量吗?只是发表自己的喜好有什么问题呢,喜不喜欢一本书也要被指摘吗?连评论一本书都要被教育一下吗?对方书评里也只是表达了自己对于庶民的理解,这边居然还好为人师的来教学了一下庶民这个词的含义。当然了,被回应的书评里说人的思想会被一本书带偏,可能在我这是无法苟同的,人的思想不仅仅会被书带偏,一句话也可以,一首歌也可以,一幅画仍旧同样。不同意就不同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用一副自己仿佛是权威一样的语气,来解释庶民这个词,很好奇是新华词典在开课吗?读个书而已,讨论,议论一下即可,这不是在做师范教学吧?再多提一点,二者还讨论到埃莱娜厌恶父母有没有错的问题上,作为一个学习意大利文化的读者,难道不明白,他人对于你的观点无法苟同的时候,就不要强加自己的思想给对方了吗?原本是想评论书评,算了,单独作为书评发出来吧。权当是发表作为一个看客,私以为算是客观的看法。写点正经的,这本书是四部曲的开篇,个人从头看到尾,读了两遍。个人认为这本开篇作为一个故事,一本小说。是合格的也是优秀的,充足的戏剧冲突,足够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张力十足的情节刻画。但读的次数多,就会略感部分情节有些突兀,最为显著的部分在于莉拉和斯特凡诺从恋爱到结婚的段落。莉拉作为一个从小就极为有个人性格和主见的女孩,故事中后段却突然让她恋爱起来,以至于飞速的订婚,结婚,尽管有大量的对于她外貌转变的描述,也有马尔切洛对于她疯狂示爱的逼迫,但思想的变化确实显得有些生硬。对于一个从前可以举着刀威胁对方不要接触自己朋友的叛逆少女来说,因为要逃避马尔切洛追求从而爱上斯特凡诺,理由是在略显单薄。换句话说,显得太过刻意。就像是作者为了写后半段莉拉生活和境遇的转变,而刻意塑造的情节,不够自然。 倘若用原生家庭的环境对莉拉从小耳濡目染造成的影响来解释,倒也是无可厚非。当然了,作为一个读者,只要故事足够有趣,便足够。书评区亦足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