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巨婴国」读书笔记赏析

2019-08-03 00:51:25 读书笔记

巨婴国

作者:武志红

1995年,作者在北大读心理学大二时立下心愿:我一定要搞明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自此,踏上了探索之路。21年过去了,学生时代发出的大哉问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作者发现,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而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以“巨婴”和“巨婴国”的概念再来解读当下的人心、国民性及社会,问题变得清晰可见。

「巨婴国」读书笔记赏析

开始看到《巨婴国》这本书的名字时,以为是一本很有意思、很轻松的书,看完发现和预期大相径庭,其实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之前心理学的书只读过《乌合之众》,有很大区别。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觉得很别扭,于是去豆瓣看了一些书评,得知作者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后半部分我就一边思考一边读,避免被作者带跑偏。说下感悟吧:首先说缺点:1.  一般书中举例论证,通常都是挑选史实、实验结果、统计数据等,而作者举的例子大多都是影视作品(金庸作品、周星驰作品、电影大片)、明星八卦、自己心理咨询师的经历,再配合自己的猜测与分析,反正我认为这样的论据站不住脚。2. 作者通过以上论据推论出我们是巨婴国,也太牵强了,并且我国大部分人都没有巨婴特点&其他国家也不是没有巨婴群体,论据不充分+以偏概全这两个硬伤是骗不过读者雪亮的双眼滴。3. 作者这本书整体给我的感觉很碎,不像是一本严谨的有结构的书,更像是由一篇篇帖子拼起来的,主语大多是某人、某事,缺乏说服力,且相同的话、同一个例子在书中不同章节反复出现,怪不得篇幅这么长,花费了14小时读完,略心疼。4. 其中关于“中国式好人”、“集体主义”、“共生关系”、“反孝道”等观点确实能够吸引人眼球,并戳中一批人的痛点,但读完觉得有点哗众取宠。5. 书中关于能量球的概念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其次说收获:1. 关于“母婴关系”的描述,使我理解了闺蜜的一些育儿理念,孩子3岁前如果能够得到妈妈有质量和持续的爱,就可以形成基本的安全感,长大后不容易有心理问题。但我还是认为婴儿3岁前能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只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不是一劳永逸。2. 作者书中一些例子虽然重复并且没有严谨证实,但可以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疾病进行疗愈,这点很难得。3. 关于能量球的表述,还挺有意思的。“(1)作为一个能量体,人需要向外界伸展自己。就犹如一个章鱼,不断伸展自己能量的触角。能量伸展有各种各样的,如爱、欲望、表达、创作等。(2)这一个具体的伸展,如被看见,就相当于是,这个能量触角被其他能量体接住,链接由此建立,而这股能量得到祝福。它本来是中性的、灰色的,但被祝福后,就变成了亮色的、生的能量,即正能量,就可以人性化地去表达。(3)这一个具体的伸展,不被看见,就相当于是,这个能量触角没有被其他能量体接住,那诅咒就会发生,它会从中性的、灰色的,变成黑色的能量,也即负能量、攻击性,不过我喜欢把它称为黑色的生命力,然后会以破坏性的方式去表达。(4)黑色的生命力,或攻击性,它如果向外表达,就变成了对其他人的一个攻击,如怨恨、愤怒、鄙视、讽刺等。(5)黑色的生命力,如果不向外表达,就会转而向内攻击自己,如羞耻、内疚、自嘲等。如总是向内攻击自己,就容易发展成抑郁症。(6)黑色的生命力,如再次被看见,那么它又会转化成亮色的生命力。(7)很多人身上,既看不到正能量,也看不到负能量,他们活得,如同一个僵化而干瘪的能量球,其真实情形是,他们心中藏着自己大量的黑色生命力,这让他们惧怕,并将这些黑色的生命力封冻起来。”PS:以后选书坚决依据朋友推荐&豆瓣评分,不再自己找书了,容易被标题党忽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