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安德的游戏」读书笔记赏析

2019-08-03 06:24:02 读书笔记

安德的游戏

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

1985年首次出版后即轻松摘取了当年的“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次年,《安德的游戏》续集《死者代言人》再次夺取三冠。这在科幻文学史上从未有过先例。在世界上几乎任何一家书店的书架上都能找到《安德的游戏》,这和它辉煌的得奖记录和畅销奇迹无关,只是因为,它真的太好看了。当外星异族入侵地球时,你该如何以弱胜强?世界即将毁灭。威胁来自另一文明——虫族。它们在数量、科技和战略上都碾压人类,在前二次侦查性接触中,几乎摧毁所有人类舰队。如今,第三次虫族入侵已迫在眉睫,而地球舰队尚未找到任何抵抗的可能。世界即将毁灭。人类最后的救世主,是一个六岁的儿童——安德。

「安德的游戏」读书笔记赏析

一口气读完了“安德”三部曲:《安德的游戏》、《安德的影子》、《死者代言人》,三者相辅相成,一幅浩瀚壮阔的宇宙史画卷徐徐展开。初读《安德的游戏》,只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无论安德多么才华横溢天纵奇才,始终逃不开两个字:“宿命”。哪怕他所有的测试都是第一名,哪怕他每场比赛都获胜,仍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一切都是表象,一切都没有用。他得到的信息是虚假的,他接触的世界是模拟的,他制定的战略或许是极为有效的,却是规则下的有效。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一串串指令会对真实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啊,对安德而言,这一切是游戏,只是游戏。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试图挣脱,悲哀的是,他的试图挣脱同样在计划之中,真相大白的时候,早已太晚太晚。《安德的影子》则从另一个天才男孩的视角出发,与前者相辅相成,共同叙述了整个故事:从人虫战争的开始,到两次战役的惨败惨胜,再到人类的反击,数十光年外行星的爆炸。人类的计划,政治的漩涡,暗流涌动的地球,浩渺无际的星空......其实真相一直都在那里,残酷、冰冷。是啊,你触及了真相,但又能如何?你不能把这一切告诉安德,他已经要奔溃了;你也不能告诉其他人,他们甚至不如安德。你只能将其默默咽在肚子里,独自一人承担所有的罪孽。一群孩子,如何去担负上万条人命,以及一个种族的覆灭?在这场耗时一代人的战役中,所有一切都在为唯一的目标——胜利服务。“敌人的大门在下方”,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多一句嘴,先把战斗机飞行员派到几十光年外的战场(相对论下于他们而言可能几天就到了),这边地球用一代人的时间为他们培养出最好的指挥官这个设定,也太有浪漫主义色彩了吧!《死者代言人》则将时间跨度延伸至三千年后,彼时“救世主安德”已成了“残酷暴虐的种族灭绝者”,安德当然还活着,相对论效应使他跨越了漫长的时间线,只为帮助虫族女王复生。而此时,又一个外星种族被发现,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人类爱虫族,因为虫族已经灭绝了,可你们不同,你们是活生生的异族,没有人知道人类会最终作出怎样的决定”。爱亡者永远比爱生者容易,因为爱记忆永远比爱现实来的安全。书中还牵涉出另一个问题:动机和行为,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坚定的行为维护者,因为行为才是对他人、社会产生影响的直接原因。我们可以不为自己的动机负责,但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当这个问题牵涉到另一个种族、另一种文化时,便另当别论。原因很简单:巨大的生理、文化差异使得对行为负责的代价双方都承受不起。所幸,还可以交流,还可以沟通。所幸,浩瀚的宇宙没有绝路,一切都有一线希望。无意中犯下的罪孽可以得到救赎,糟透了的开端可以迎来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三千年的等待迎来了结果,各种形式的生命也将逐一登上宇宙的舞台。God bless life.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