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英文双语珍藏版)」读书笔记赏析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基本观念: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如此,一群平凡的人,就做出不平凡的事。本书中,德鲁克集中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这本书是德鲁克最著名的管理学著作之一,倾注了德鲁克极大的心血。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英文双语珍藏版)」读书笔记赏析
叔本华说:“个体实质上只存在于现在。现在却不可阻挡地在逃向过去,即不停息地向死亡过度着——这便是慢性死亡。个体以往的生命,除了对现在有某些影响,除了在当初留下了证明这个个体意志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外,实质上已经了却、死去了,即化作一片虚无。
因此,按理说,个体就应当对过去漠然视之,哪管它是苦是乐。可是个体又发现,他的现在不断地转化为过去,而未来则神秘莫测、瞬息即逝。”
如果人们一直停留在过去,那只是在消磨时间。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那就得珍惜现在。这是哲学上的解释。
在管理学上,实际上管理者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面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彼得·德鲁克提供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有效的管理者必须经常检讨自己和同事的工作计划。有效的管理者会问:“如果我们还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现在我们该不该开始这项工作?”
如果不是非办不可,他们就会放弃这项工作,或者会将它搁置起来。如果是重要的、紧急的,那么就会立马着手去做。这种不断地检讨的方法,实质上就是把很多不必要的、没有意义的议题,全部丢弃到过去,而把工作的重点,放到现如今重要的问题上。
过去犯下了错误并不要紧,对于过去没有重视到的问题也不必惋惜,只有正视现在,才有可能弥补过去,开创未来。
第二,有效的管理者如果打算做一项新业务,一定要先删除一项原有的业务。彼得·德鲁克认为,这种方法对控制组织的“膨胀”非常必要。如果不控制组织从过去一直不断积攒的“膨胀”,组织就会变得涣散、难以管理。
这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也大有裨益。比如对一个大学生来说,他可能总是抱怨自己过不了四六级,但是如果他真的想完成这项“新任务”,就应该放弃一项旧任务,比如去年制定的英雄联盟上白金的任务。
对于一名正准备考名牌大学法硕的大三学生来说,如果他既想好好准备考研,在初试中得到高分,又想趁着考研的契机,把司考一起过了,那可能会造成两个任务都没有完成。如果打算考研,那司考这个任务不妨暂时去除掉(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底子好的同学考研期间两个都过了,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第三,推陈出新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前面两点讲的是关于如何“摆脱过去”的,这一点讲的则是如何“面向未来”。对于面向未来,彼得·德鲁克的观点是,推陈出新。
换句话说,彼得·德鲁克的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在说“创新”的重要性。创新被谈烂了,我们现在经常可以阅读到很多鸡汤式的文章,这些文章未免有点庸俗化了,多看那样的文章,不如多读经典。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学一些硬知识,远比所谓的“强大心灵”和“职场手段”要有趣的多。
简言之,我们离更好的生活,
只差一点“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