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读书笔记(3)篇

2019-07-19 05:51:59 读书笔记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短篇小说集《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原书名为《幽灵之屋及其他短篇小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自杀后,其夫伦纳德·伍尔夫为完成她的遗愿而精心编选的。书中收录了伍尔夫不同时期创作的18篇短篇小说,包括《墙上的斑点》《新裙子》《存在的瞬间》等。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读书笔记 第(1)篇

最近接触到了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就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意识流我也搞不懂,之前没接触过意识流,最近一直在看伍尔夫这一短篇集,看完了感触多多。全文行文流畅,就这样通篇读下来,如果能跟得上伍尔芙的思绪,读她的文字就像看电影,读一首小诗,很享受。人的情感是复杂,对于那种束缚的东西定然是不悦的,那就让思绪纷飞,将思绪汇入长街,小巷,青石阶上生活处处。文字是意识的显现,心理的架构。跟随着作者在意识的河流里漂游、沉浮,漫无边际的追随着它的脚步。伍尔芙的思维跳跃性很强,读的时候跟不上她的思绪,就很容易看的云里雾里。我在那了,众人都在那儿,是不是都在这里止步了,惊叹伍尔夫思维方式.就像她自己所说一样,水晶般记忆将永存在文字和心灵中。文字是意识的显现,心灵的构架。我像个不知疲倦的赶路人,走走停停,对生命里的种种遇合(也有自然与灵魂的贴合),我只静然,等待它们一一发生。

伍尔夫留下了两封遗书,一封是给丈夫的,一封是给她姐姐的。她在遗书中说道,预感又要发病,而且这一次不会再度痊愈,只好自己走向生命的终点。

伍尔夫给丈夫的遗书中写道

最亲爱的:

我感到我一定又要发狂了。我觉得我们无法再一次经受那种可怕的时刻。而且这一次我也不会再痊愈。我开始听见种种幻声,我的心神无法集中。因此我就要采取那种看来算是最恰当的行动。你已给予我最大可能的幸福。你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了任何人所能做到的一切。我相信,在这种可怕的疾病来临之前,没有哪两个人能像我们这样幸福。我无力再奋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蹋你的生命;没有我,你才能工作。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你看,我连这张字条也写不好。我也不能看书。我要说的是:我生活中的全部幸福都归功于你。你对我一直十分耐心,你是难以置信地善良。这一点,我要说----人人也都知道。假如还有任何人能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现在,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确信你的善良。我不能再继续糟蹋你的生命。 我相信,再没有哪两个人像我们在一起时这样幸福。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读书笔记 第(2)篇

伍尔夫的文字,细节的真实和意识的游离以及时空的蒙太奇,令人恍惚置身于一个镜屋之中,眼中所见虚实难辨,相间而共生于思维的密室,这种感觉奇怪极了,但又是那般美妙~n语言太美,如夜色一般迷离又充满魔力,任凭文字在不受任何拘束的时空自由游走……跳跃的思维,随时转换的人物和场景,突然迸发的情绪,以及忽而浸入式的思索和独语……频道居然都能对接上……n忽然想到很可笑的一种境遇,频道不同的人是无法交流与沟通的,疏离是最好的方式。就像那句话所道出的真谛: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不懂的人,是一种自取其辱式的孤独~n就这样,从一个思绪轻松地流转到另一个思绪,信马由缰、天马行空,这也是我常常会做的事。喜欢并沉迷于这样的文字之中,因为看到的想到的事物都是如此熟悉……n“一旦一件事情完结了,就再也无法知道它当初是如何发生的了……”她总是能这样一语道破天机,真令人无语~n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我的思维也会时不时跳脱出来,沿着另外一条轨道飞驰而去…我想到的是,是什么绑缚、幽禁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联系?是思维和意识的深度与宽度么?是的。你无法与一个每天只盯着自己脚尖的人去谈论天空与大海~n想要洞悉一个人内心里真正的悲喜,必然得扯掉裹饰于身体之上的若干附加物,摘掉与脸庞浑然一体的面具和伪装,才能解开密码让一切昭然若揭~任何自我的想象、揣摩和推测都是自编自导的一出皮影戏而已……n“人常常会想起过去,不是吗?尤其是在这个园子里,多少人长眠于树下。他们不也是某些人的过去吗?所有遗骸,那些先人,那些长眠于树下的灵魂……他们不也是某些人的幸福,某些人要面对的现实吗?”一谈起过去,首先想到的是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的那一段“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让人心生悲观与无奈。然而,伍尔夫的这段“过去”,更有温情,也更入我心~n读伍尔夫的文字,常常会有跳脱出世之感,随着她的神思游离而恍惚起来,进入了另外一个四周空荡荡的幻境之中,茫然四顾不知置身于何处,又逃离不开这境地……所以,这本书读了好久好久才读完,需要不时停下来,跳脱出去,再回来,再逃离……n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读书笔记 第(3)篇

5月的时候遇见伍尔芙的读书笔记,只是因为曾经见过这个名字。可能大概也许是公号里浏览过评论她作品或者是她意识流,女权主义先锋之类吧,总之没有读过她的书只是模糊的记住了她的名字。

她的读书笔记很喜欢,喜欢她的语言喜欢她锐利中的灵动,灵动中的深刻,深刻中的直接。

问度娘,伍尔芙何许人也?得到答案的同时我掉进了坑————爱上又一个英国女作家(另一个是20多岁时,被简爱折服,喜欢的不得了。可听听伍尔芙对勃朗特的评价:"她的全部动力,就在于她要自我申诉:我爱,我恨,我在受苦。”)。

如此喜欢她读书笔记的语言风格,但遇到她的短篇小说集《存在的瞬间》,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读了三篇几乎没有懂,脑子在她的意识流面前变成了浆糊。有人这样写评论:"刚开始用心读,发觉心累,后来用脑读,发现脑残。换一种方式来阅读,用血液来读,没心没脑,随意流淌,不瞒你说还真有点效果。不妨试试看吧。〃

好吧,注意力高度集中去读,摈弃形成的阅读习惯,不要找方向不用理线条不必固化故事情节,就像在跳跃的山涧,颠簸的河流中,随她的文字起伏,一直通向她的世界我们的世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