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2019-04-19 16:52:18 读书笔记
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
作者:艾文茵
她是一个固执的姑娘,有自己的梦,有自己的爱。她是谜一样的女人,曾经为爱远走他乡,行走于茫茫沙漠,享受人生的美好。她是三毛,一个特立独行、笑靥如花的女人。她的生命因为橄榄树而不再苍白,为了生命里那些精彩的期待,为了生命里那些最纯净的爱,她在滚滚红尘中挣脱生命的枷锁,走向天涯海角。她虽然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但给我们留下的依旧是让人前行的正能量。她并没有在自己的文字里,留下负面的绝望的话,她一直都是那样乐观地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将最好的世界展示给所有读者。
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年少时,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流浪梦,希望可以幻化成三毛,感受她笔下的诗和远方。

成年后,现实会毫不留情地把你的梦击碎。梦醒的你恍然明白——成就三毛的不仅仅是她自身的禀赋,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试想,在如今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有哪个父母能做到完全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自由发展;在世风日下的今天,又有几个人能像三毛一样遇到如顾福生和白先勇那样的良师?也许,现在我们只能从电影《无问西东》中才能感受到那种老派知识分子的风骨。

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只出现了一个三毛,绝世而独立。

对于三毛来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不止诗和远方的田野,更多的是眼前的苟且。

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三毛的一生都在极喜致悲中流转,有触不到的镜中花,抚不平的水中月,也曾在幻境迷蒙内辨不出真假,也曾在满心欢喜里捧出一指流沙,也曾在浩渺星空下回味昨日烟火,也曾在上善若水中落尽繁华。

她用生命诠释着极致的爱,对故土的热爱,对父母的眷爱,对恋人的笃爱,对故人的兼爱,还有对自由的偏爱。也因如此,她的生命再无法用年华度量,她活的是一种广度,一种宽度,一种全面的维度。她落拓不羁宛若遗世独立,又衣袂飘扬将博爱挥洒遍及。

在世人心中,三毛始终是饱受争议的存在,只因泛泛之辈无法解读她的迥异,芸芸众生不能看穿她的卓殊。三毛无需成为谁的救赎,也不必被视为道德的标杆,没有必要刻意追随,更不能借由她标榜着所谓自由。因为三毛只有一个,她的生命只有被灵魂指引时才会淋漓尽致,她的旅途不再被现实捆绑时才会极致酣畅。

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过客匆匆,阅尽众生颠倒相,

时光冉冉,愈谱一曲奇人殇。

虽不是激烈的掠夺,却是不容违背的占有。

你用虔诚的信仰化去一场原罪,

再用参拜的目光瞻仰人事沧桑。

一旦方向笃定再苦也不算流浪,

只要精神有依附颠簸也是成长。

凡是走过的都是风景,哪怕颠簸也是为了下一片坦途。凡是写下的文字,哪怕青涩承载的也是生命的成长。

爱也空空,怨也空空,历经离索一场空。

大漠面前,孰敢夸自己辽阔,荒野之上,谁敢称自己旷达,四起狂风,扬起的是尘土,遗忘的是归属,指引的才是自由。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红尘滚滚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千帆过尽不寂寥,妙笔生花是三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